《爱丽丝漫游奇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是刘易斯·卡罗尔最著名的童书之一,它们经久不衰,成为世界闻名的经典之作。然而,与其他童话故事相比,这两本书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轻易理解和欣赏的。
据本书编者马丁·加德纳介绍,即便在英格兰,十五岁以下的儿童也很难将《爱丽丝》与《柳林风声》《绿野仙踪》等童话故事相提并论。相比之下,爱丽丝的梦境更像一场梦魇,给现代的孩子带来困惑和恐惧。所以,可以说,《爱丽丝》之所以广泛流传和受到赞赏,主要是因为成年人,尤其是科学家和数学家的喜爱。
刘易斯·卡罗尔曾是一名数学教授,在他的作品中常常体现出对数学、逻辑和文字游戏的热爱。他与一个聪明而充满吸引力的小女孩爱丽丝·利德尔交往,并将这些元素融入到他的两部童话故事中。
这两本书中充满了复杂而奇特的胡话,包含大量的谐音梗、时事梗等,只有牛津当地的居民才能完全理解,更不用说那些只有小圈子才懂的私人笑话了。要全面理解这些故事的趣味和韵味,我们必须了解许多与文本无关的知识。
另外,虽然这些故事是为孩子而写的,但作者毕竟是一位数学家和逻辑学家,所以很多场景和笑话都体现了逻辑学原理。例如,书中有一些对话:“我看见我所吃的”和“我吃我所看见的”,“我喜欢我所得到的东西”和“我得到我所喜欢的东西”,“我睡觉的时候呼吸”和“我呼吸的时候睡觉”。这些对话在学者们看来是在讲述逻辑学和语言学的原理,因此他们经常引用这些例句来解释这些概念。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诺顿注释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些注释的篇幅甚至超过了正文,包括情节分析和背景介绍,引用了许多相关的文章、书信和文学作品那么你一定会沉迷于这些注释中。
例如,注释中提到了一个问题:如果爱丽丝穿过地心,会发生什么?编者说,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在卡罗尔的时代,很多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古代哲学家普鲁塔克曾提出这个问题,培根和伏尔泰也有所观点,而伽利略提出了正确答案。
另外,注释中还指出,“像柴郡猫一样咧嘴笑”是卡罗尔时代常见的短语。这个短语的来源有几个推论:柴郡的某位招牌画师在当地几家客栈的招牌上画了咧嘴笑的狮子;柴郡的奶酪曾经制作成咧嘴猫的形状;柴郡曾经是享有王权的伯爵管辖的郡,所以郡内的猫想起这件事都会笑;卡罗尔也从月亮的盈亏中获得了灵感,想出了柴郡猫消失的情节。
编者还引用了T.S.艾略特《窗边的早晨》的结尾作为例子,他问,艾略特当时是否想到了柴郡猫。
总之,《爱丽丝漫游奇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之所以被广泛传播并且流传至今,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童话故事,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背后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内涵。对于真正的《爱丽丝》迷来说,阅读注释成为了一种无法割舍的体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