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批判哲学》读后的深入思考
在《康德的批判哲学》一书中,德勒兹从“职能”这一概念出发,重新界定了康德的思想。他认为,康德在论述“认识、欲求、愉快与不愉快”这三种职能时,可以与“想象力、知性、理性”相对应。康德之所以反对经验论和唯理论,是因为这两种观点都将自然目的看作目的本身,并忽视了人的文化目的。他们认为宇宙已经被无限存在者规定好了,一切都按照这些规定实现某种和谐。然而,康德认为这种观点会陷入独断论,因此他主张现象的客观应该服从人的主观,而不是人的主观去适应现象。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到现象受制于人的主观符合先验表象的原因是现象是由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先验感性直观的形式所给予的,通过想象力将时间和空间提供的现象综合,然后运用知性进行判断,形成范畴。想象力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图型和综合的作用,而知性则进行判断。康德之所以将理性立法的功能委托给知性,是因为理性必然会超越经验的范围,追寻物自体本身,但是物自体本身是现象的极限,人永远无法知道它是什么。知性则仅涉及现象,没有超越经验的界限,因此康德将人为自然立法的任务交给了知性。
《实践理性批判》是对一般实践理性的批判,康德认同纯粹实践理性,因为一般实践理性涉及人的经验,一旦涉及经验,道德法则的重要性就会降低。人会听从经验,将经验的准则置于道德法则之上,而经验的准则并不具有普遍必然性。康德认为道德法则必须摒弃一切质料,只保留纯粹的形式。
如何沟通超感性的世界和感性的世界是《实践理性批判》中的关键问题。康德通过引入上帝和灵魂不朽根据德性的比例,上帝按照人的幸福来调配感性自然的目的,从而在感性世界中实现德福一致,实现人的至善。
《判断力批判》强调规定性判断力是以未规定、自由一致的职能为前提的。规定性判断力运用知性、理性和想象力这三种职能来规定事物,而规定事物的前提是存在一个未规定、自由一致的职能,即反思性判断力。感性自然借助于人来实现自己的最终目的,而人的目的是实现至善,这需要借助上帝。因此,感性自然的目的实现也需要上帝的参与。
康德摒弃了外表和本质二元论的划分,以显象和显象的条件来取而代之。他认为传统的二元论划分带有明显的基督教成分,外表相当于人的原罪,而本质则是至关重要的,人应该追求更真实的世界,而不是留恋于此世。但这种划分也导致人们忽视了广阔的感性世界。康德通过引入显象的概念,使人不再迷恋外表,显象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呈现方式向先验主体呈现。先验主体使显象成为可能,而先验表象赋予现象以普遍必然性。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在康德看来存在缺陷,他认为笛卡尔没有考虑到一个中介的存在。这个中介在康德看来就是时间的形式,因为一切事物都处于时间之中,经历时间的洗礼。时间作为纯粹的形式,将材料提供给“我思”,使其能够规定事物。而海德格尔则认为,“我在我思”是因为人本身就处于世界之中,通过与世界的交互作用,人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只有人处于世界中,通过亲身经验使用事物,才能真正揭示事物的真相,而不是将事物的本质归于一个独立于世界的“我思”。
通过对《康德的批判哲学》的二读,我对康德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康德的思想体系展示了他对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的深入思考,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哲学视野。康德通过对人的认识、意愿和愉悦与不愉悦这三种职能的研究,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超感性世界的关系,以及道德法则的起源和意义,对于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