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可以对数学题的对错,能够给出正确结论,却无法检查出自己的行为是否有错?那是因为,数学题有正确答案,而且可以用不同的解法来验证。而对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却没有正确答案,那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判断标准,既无法做到客观,也不可能做到公证。”
池宇峰在他的《人的全景》一书中,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叫“自查无错”,也称为“行检同一法,己错不能查”。其中的“行”指行为、决策;“检”是指检查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法”是每个人的经验价值清单;“己错”则指自己的错误。作者认为,如果意识到人所有的判断都来自经验价值清单,意识到“行检同一法”,便不难理解人为何往往“己错不能查”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走出“此山”,从“彼山”看清“此山”的真面目,就要先冲破自查无错的误区,作者给出三个方法:(1)需要一个“警笛”时刻提醒自己这个警笛可以是来自内心的声音,也可以是来自外部的提醒。例如,丈夫在结婚纪念日,没有陪妻子吃原本订好的烛光晚宴,而是陪客户吃饭,妻子大发脾气,夫妻大吵甚者吵到要分手。两个人都认为对方有错,因为他们都用自己的判断标准来衡量对方的行为,没有感同身受理解对方。如果这个时候有个声音,无论是夫还是妻,用“警笛”提醒一下自己,问题就没有那么糟糕了。当你在做决定或行动时,要时刻保持警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评估,如发现错误,就要及时纠正,不要让自己陷入被动。
(2)了解第二套的经验价值清单对同一件事,10个人的观点各有所不同,有对有错,但总有可取之处,我们常常会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做决定或行动,但是这些经验可能存在局限性和偏见。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第二套经验价值清单,也就是别人的经验,以便评估自己的行为和决定,此方法奏效的前提是这些人敢于说真话。例如,作者与其他人的观点发生分歧时,他会分析对方的观点是否经过实践验证,毕竟自己掺杂了太多个人主观因素并不客观,如果可以他会放弃自己的主张。这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接受自己之外的第二套经验价值清单,以便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行为和决定。
(3)在身边寻找“镜子”这个方法意味着我们只有透过“镜子”来对照自己与别人经验价值清单的异同,才能看到自己的错误与根源。我们会发现,有些人会从自己的经历中学xi,还有些人则会将身边的人当“镜子”,这样自然不会轻易掉进自查无错的误区。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说唐朝李世民将魏徵当一面“镜子”,贞观六年,李世民想进行封禅大典,魏徵劝谏李世民,李世民听后放弃了这个打算。李世民曾经说过,有了魏徵,他就可以减少犯错,可见观己的“镜子”有多么重要,他们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和建议,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总之,“自查无错”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自己的行为和决定,通过这三个方法,我们可以走出自查无错的误区,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