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读完《论语》后,我们可发现它提出了古早的人道主义精神。勿以己之所不欲,施于人;应因材施教,救济穷苦百姓,导人向善等,皆是《论语》所肯定的。并非哲学性质的语录也无需过度夸大,因其大多为不成体系的记录精辟的言语。其文笔在孔子本人而言,个别句子尚不错,然大部份相当朴实无华。实际上,它被后世弟子归纳而成,而非孔子写的。在礼乐崩坏,百姓自私自利,贵族无人道的乱世中,孔子却传承和践行人道主义。在《论语》中,孔子的字句真诚庄重,他痛快哀悼颜回,以及其他失去的弟子们,一生受辱,左右颠沛流离。他主张恢复礼仪,以彼此尊重、彼此仁爱为志同道合之标准,嘱咐人人皆要做君子,并有不少处世哲学。因此,老子也曾嘲笑他。然假若能领悟上善若水,教导诸侯纵横捭阖之术,迎合他们称王称霸的野心,说不定也是富有成效的。但“仁义礼”是大道,无可阻挡,它的坚韧又兼具长久;孔子观点并无错误。不过由于许多人却仅见眼前的利益,因此放弃了他。孔子在很久以前为中华文明留下了一抹亮色,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没了孔子的声音,《论语》到了最后几页,唯有后世弟子在承艺言传;但话语失去了庄严,文句也失去了神韵。在孔子去世后,《论语》仍行崇高。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