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伊朗长大》是一个以深度和阴郁为特色的作品。它通过一个女孩在伊朗成长的故事,传达了作者对伊朗社会制度的不满和对女性自由的渴望。这部作品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叙述了伊朗当时的变革,引发我们对“是否应该这样做”的思考。
在这本书中,小女孩玛赞是一个叛逆而勇敢的角色。在中国看来,她的行为可能被视为“叛逆”,但她一直在为自己的自由斗争!我们要知道,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是近现代伊朗命运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伊朗是一个富裕、民主、开放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男女平等。然而,在伊斯兰革命爆发后,伊朗变得保守起来,女性被要求戴头巾,并受到限制,以至于不能随意出门接触别人。当女性表达抵触、反抗等情绪时,往往会被侮辱性地称为“娼妇”。当局政府认为“是个女人就应该严严实实地裹着”,并声称“女人的头发会诱惑男性”。这种思想与二十一世纪的文明世界背道而驰,令人痛心。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是多么悲哀!然而,她选择了不妥协,与命运抗争。从小,开明的父母培养她“善于思辩”的能力,要求她坚守原则,不被看似正确又激动人心的政治口号所洗脑,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正是这些,塑造了她“不平凡”的性格。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当他们遇到不合理的事情并被迫执行时,一些人会干脆选择“投降”,努力使自己相信这个观念,到最后头脑已变得机械化,“谁说是对的,就是对的!”他们不再思考,只知道站在某个所谓“正义”的一方去攻击另一方,激情沸腾!然而,稍微智慧一点的人,尽管内心不愿意,却只能屈服,说得优雅点是“守住心灵上的最后一道底线”,但在行动上屈服,忍气吞声。然而,有谁敢站出来抗争呢?玛赞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她不管老师的压迫、监察团的侮辱和指责,仍然勇敢地表达出自己“邪恶”的想法,虽然多次被禁闭,但她坚持不妥协,并一直在寻找希望和机会。这难道不是令人敬佩的选择吗?
有人说她矫情,可当你流落他乡不受人待见,回到国内又被排斥,你会有什么想法呢?玛赞只是一个弱小的女孩,在当时的情况下能保持头脑清醒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且她也是爱国的。当她在奥地利被问到国籍时,她会怎么想?当她撒谎说自己是法国人时,她又会怎么想?她之所以不敢说自己的真实国籍,是因为为伊朗政府的所作所为感到耻辱和悲哀,同时担心他人嘲笑。当一个人为自己所在的国家感到绝望时,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我想,她说这句话时,内心一定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她是多么痛苦啊!当别人知道她是伊朗人时,立即对她表示歧视和排挤,甚至修女院的学监也骂她“不愧是伊朗人,野蛮,没教养……”刻意找麻烦,孤立她。这些都不是她的错,但因为她是“伊朗人”,就承受了这么多。她并不想这样,但无奈之下只能这样做。这些言语的辱骂,像锋利的剑一样刺向她脆弱的心灵。她长期受到这样的精神压迫,才有了后来的“矫情”,这也对她的情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再次强调一遍:“她只是一个小女孩!”她因为性格、思想和背景的原因,在哪里都不受欢迎,每天过着浑浑噩噩、艰苦的“流浪生活”:白天在垃圾桶里寻找食物,晚上在列车上宿营。有时连找到一个垃圾桶都是一种幸运!当每个个体都受到宗教、权力、时代等巨浪的裹挟时,他们发出的声音是微弱的。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在转动,生命之树永远青春!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