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物候》一书的策划和出版令人想起二十年前的《唐诗地图》,这两本书都给读者带来了熟悉和亲切的感觉。《唐诗地图》以地理空间为线索,展示了唐诗中地名在当代地图上的位置,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人脚下的土地。而《唐诗物候》则在空间之外,展现了唐诗的时间,贯穿古今,让唐诗中的晨昏交替、四时轮转向今人扑面而来。
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中国文化的人来说,唐诗通常是第一个接触的内容。在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唐代是诗歌生命力爆发的时期。从初唐四杰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系列伟大的诗人,无论是荒野还是林间,诗歌都随处可见。唐诗也贯穿了四季、节气、晨昏等时间的变化。
物候是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等变迁的过程。唐诗中对物候的歌咏是常见的,比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到了芳草的生长和凋零。物候与劳动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诗经·豳风》中写到了农时的重要性。从物候出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打开唐诗,因为诗歌本身就是对生活和劳动的记录。
本书以四季为章节,但并不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而是从夏日开始,以春日收尾。这与唐诗的感觉相契合,唐诗是盛夏的,而春天带来了新的生机。书中对物候的描绘包括了四时、节气、晨昏和气候变化等。每个章节都以与该时节相关的经典意象为基础进行布局。作者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全书的有力收束,用深情表达了对天地、宇宙的探问。
本书的作者曾莹是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在云南大学文学院任教。书中的诗词赏析文字精准而专业,而作者自己的文字魅力更加令人羡慕。她的深厚积淀和才气与诗情使得书中的内容和章节布局呈现出浑然天成的感觉。曾莹在书中还进行了古典诗词创作,显示出她在唐诗海洋中的游刃有余。
我们读诗的目的大概是为了消解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感。诗人是普通人的“嘴替”,用敏感的触觉表达出普通人难以言说的情感。在同样的时间和空间下,我们的情绪也能被诗词点燃。唐诗中的情绪和我们的共同之处使得我们不再感到孤独。
本书以宋诗结尾,但这正是表达了作者对《唐诗物候》所带来美好感受的总结。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能够在四时环抱中感受到唐诗的魅力,体验到人间的好时节。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