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以其兼具可读性与深刻性的震撼之作而令人惊叹。故事的叙述宏大而行文流畅,翻译的功力令人赞叹不已。人物之间的关系简明易懂,没有姓名障碍。在魔幻现实的背景下,描绘了极致悲惨的生活状态,生命在动荡中如同草芥般渺小,然而在其中也夹杂着幽默、温情与希望的元素。故事中的伏脉跨越千里,人物之间纷繁复杂却又不觉得杂乱无章,故事的起承转合自然而舒适,令人惊叹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
当读至书末,我无比期盼着他们能够重聚迪娜租处,尽管社会环境极差,尽管赖以为生的订单可能丢失,尽管租房可能面临危机……尽管有很多“虽然”,但是其中只需要一个“但是”——像“在镜前比牙白”这样美好的“碎布回忆”与苦难一样真切,可以接续、可以重现,即便它们看起来像是空中楼阁。我对于那不可避免的轮回般的结局并不感到惊讶,也没有因此而感叹作者比余华还要残忍。与此相反,我却认为这是一个应有的命运——绝望的极致。这本书拓展了我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打碎了一些东西。
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种姓制度的荒诞与不公。种姓制度不仅仅意味着“公侯伯子男”,对于底层人群而言,他们甚至不如牲畜。作者以极致的绝望来描绘这种不公。伊什瓦念叨着“老规矩全忘了”,这是否只能让我们感叹“穷困导致眼界的局限”呢?当被高种姓欺凌的鲁帕驱逐更低种姓者时,我们应该拿鲁迅先生所言的“劣根性”,以及“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来谴责他们吗?乞丐头儿被耍猴人复仇杀死,这其中究竟何为正义?
随着我们的成长,对世界的认知也在不断变化,我们从看待世界的黑白观念逐渐转变为灰阶,最后演变为彩色。这本书本可以成为我们生活中一抹绚丽的色彩,让人心生欣喜。在结束时,不禁想起余华的一段话:“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这本书正是符合这一使命的例证。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