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经历了一段小小的感情波澜,这让我突然想起自己之前读过的《爱欲之死》这本电子书,于是我决定再次购买纸质版来进行阅读。即使时隔许久,我仍然能够从中获得新的收获。
爱情或者说爱欲,是一个大多数人都愿意探讨的话题。书中提到,爱欲的对象是他者,而爱欲包含了完全忘记自我的过程,通过这种过程我们才能发现他者的存在。在当今同质化和商品化的现代社会中,这样的过程变得极为罕见。我发现韩炳哲的观点完全击中了我的内心,或者说与我的观点完全相合。从不知不觉中,我开始坚信:爱情不过是让我的生活从95分变成100分的一种渠道,如果爱情只会让我的生活变成92分或者93分,那我情愿不要爱情。我不允许爱情给我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我将其商品化,视之为提升自我的工具。我相信,我并非是唯一一个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我们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这种压力压缩着我们的精神。我们似乎是在“报复性”地对世界追求一种积极而独立的自我。对爱情的追求,变成了寻求世界上另一个自我的行为,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认同。我的朋友A批评我,她说现代青年太理智了,我们需要一些“恋爱脑”。最近,我的朋友B和朋友C的一些勇敢行动让我看到了他们心中的热情和美好,我开始逐渐认同朋友A的说法。
除了爱情话题,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观点值得我们思考。
新自由主义将“你能”的强迫性隐藏在了个人自由的表面之下,这让我们在面对失败时失去了所有申辩或者赎罪的空间。实际情况也很可能如此。面对“你能”所带来的压力,我们看到的只是对个人能力的认同和鼓励,但在其中也隐藏着一种胁迫:因为“你能”,所以不去做或者失败逐渐不被允许。在追求“积极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放弃和失败与之不相吻合。在“你能”的胁迫下,我们将消极的一面囚禁在阴暗的房间里,只留下积极的自我。这使得我们将积极的自我用尽,而这种情况令人感到恐惧。
最后,我想引用一段黑格尔的观点。生命力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只有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的一面时,生命才能具备生命力。因为只有当一个事物或者一个人展现出矛盾性,并具有接纳和容纳这种矛盾性的能力时,才能被称为是有生命力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