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十年中,新媒介研究和认知科学这两个跨学科研究方向都取得了飞速发展。新媒介研究试图研究媒介技术的传播如何影响社会和人类进化,并将其理论化。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创造新的人类环境,因此,人们对适应这些变化的兴趣日益增加。而认知科学则试图回答关于语言、感知、思维和情感等问题,以及人类获取知识的相关过程,从而理解人类心智的运作方式。
大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认知神经科学的进一步研究,都深化了我们对人脑如何处理信息的理解。然而,这两个研究方向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因为生活在“地球村”的人类也是感知、思考和感觉的认知主体。这种互惠关系促使我们思考数字革命如何影响人类观察世界的方式。
在《后电影视觉:运动影像与观众的共同进化》一书中,罗杰·F.库克将这两个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本书是关于将数字影像纳入运动影像,并探讨电子时代电影观众状态的一场雄心勃勃的跨学科思考。库克还研究了电影在同视觉技术、文化媒介以及参与其中的人类心智能力共同进化的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他的目的是理解这一变革对我们观看体验的主要影响。此外,他还思考了电影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在新媒介理论中常常被忽略。
为了完成这一挑战,库克采取了两个主要步骤。首先,他以个体化的具身观众为出发点,研究了“电影如何以一种重组神经网络的方式参与观影过程”。他的研究深受认知神经科学和媒介理论的两个关于人类的理论观点的推动。第一个观点与“具身心智论”相吻合,认为认知不仅仅是高阶意识的心理过程,大部分决定我们感觉、思维和行动的神经过程都发生在意识经验的领域之外。通过在具身框架内研究观众对数字电影影像的反应,库克与其他媒介理论家的工作有所区别。
第二个观点是基于第一个观点的自然延伸。如果认知是具身的,并以这种方式扩展,那么人类的进化就不能仅仅理解为生物过程,人类总是与他们创造的工具一同进化。库克接受了技术创生的概念,并进一步界定了我们的生物自我与运动影像媒介的共同进化。
这一概念也用来分析数字电影影像与人类的生物系统之间如何发生具体变化以维持空间定向能力。作者运用最新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来探究这一过程的后果,研究表明运动、空间和视知觉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这一联系也是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一个关键特征,它对心智运作的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并对我们设想电影观看行为的方式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库克对电影观看行为提出了一些挑战,比如一些理论家认为电影只是提供了去身份化、被动消极的信息。相反,库克认为,影像中的运动或影像本身的运动触发了观众在额外层面上的感觉运动功能,由此不同的身体感觉总是在情动和认知层面上进行参与。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库克将注意力从个体的具身观众转向媒介的历史发展,特别关注电影与其他主要媒介的融合。相比之下,库克并没有将注意力完全放在数字技术的变革性力量上,而是通过分析电影的效果来复原电影在媒介技术演进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再媒介化"成为本书的一个核心概念,库克通过这一概念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媒介之间的动态互换。他认为媒介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其中过去的技术形式会以再媒介化的形式变成更适应新媒介的形式,反之亦然。
在此背景下,库克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电影与其他运动影像技术的发明和扩散一直在干扰电影观看行为,并改变了媒介与人类感知之间的潜在关系。为了支持这一观点,他将重点放在媒介融合和再媒介化的两个关键时期上:一个是20世纪初,另一个是20世纪末。库克在剩余的两章中详细论述了这两个时期。
通过回顾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的发明,库克探讨了1900年前后电影与当时主流媒介之间的再媒介化。他揭示了新兴的运动影像设备如何挑战当时的流行放映实践,并改变了观众与影像之间的关系。库克还讨论了电影是如何随着机械化和城市化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电影不仅为城市观众提供了逃避生活压力的机会,还通过其无限流动的运动影像帮助人们适应繁忙城市生活带来的种种刺激。
库克在书中的第三章将时间线推进到20世纪末,思考了数字媒介与电影融合对电影观看行为的断裂线。他揭示了数字时代的电影并不是全新的产物,而是传统电影与新媒介技术(如数字成像、特效生成等)的混合形式。库克认为前者被融合到后者中,并为后者所修正,以一种再媒介化的形式回归电影。
在这一章的结尾,库克挑战了一种主流观点,即电影中的科幻场景始终维持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二元对立。他认为数字化的电影建立了一种后电影观看行为模式,能够与“在混合物理数字环境中生存的经验”相对应。
库克的著作大大促进了我们对人类的生物进化与技术进步如何以复杂的方式交织,并产生其混合形式的动态方式的理解。这本书以其历史的视角脱颖而出。通过延续卡尔·萨根的格言,“如果你不了解过去,就无法了解现在”,库克鼓励学者们在研究当下趋势时重视历史的辩证前提,认识到媒介技术之间的联系和对比。
本书的另一个优点是其跨学科方法。通过接受来自认知科学和媒介理论的相关观点,它提供了一种对电影技术混合效应的分析,并以此为研究主题。
当然,这本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尽管《后电影视觉》采用了一些最新的认知科学发现,但其分析方法仍然根植于解释学的传统。在对上述科幻电影的解读中显得尤为突出,他的抽象概述常常分散了对电影内在美学品质的关注。然而,人们读罢之后仍然对这本书的印象深刻,从这本书开始可能比从普兰丁格倡导的认知主义电影理论分析方法开始更有益。此外,它还能够对神经科学的局限性提出更多的批评。
正如作者所暗示的,关于影像中的运动和影像本身的运动是否总是会导致额外的感觉运动参与,这一点尚需要商榷。然而,这些批评不应妨碍读者参与到这本书发人深省的见解中,这本书对于对21世纪媒介的深远现象学后果感兴趣的人来说,无疑是具有吸引力的。
文献: Hayles, N. Katherine. (2012). How We Think.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eorge and Johnson, Mark. (1999).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New York: Basic books.
McLuhan, Marshall.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McGraw-Hill.
Mitchell, William John Thomas. (2007). “There Are No Visual Media.” In Media Art Histories, ed. Oliver Grau, 395–406. Cambridge: MIT Press.
Plantinga, Carl. (2002). “Cognitive film theory: An insiders appraisal.” Cinémas 12(2): 15–37.
Rodowick, David N. (2007). The Virtual Life of Fil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urvey, Malcolm. (2020). “Mirror neurons and film studies: A cautionary tale from a serious pessimist.” Projections: Journal for Movies and Mind 14(3): 21–46.
作者简介:马尔滕·库格纳,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助理教授,运动影像认知研究协会(SCSMI)成员,其关于具身认知和电影研究的相关文章发表于全球各大期刊,著有《曾主编《具身认知与电影》(2015)。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