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美育教师手册:理论、方法与实践》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研究所荐读的一本实践手册。它由李睦老师主编,针对美育工作者的具体需求编写而成。
本书旨在回应当前教师的实际困惑,深化艺术与审美认知,增强教学设计与科研教学能力。同时,本书也旨在帮助教师寻获美育工作的意义感,并助力职业生涯的长效发展。
我们常常面临困惑。我们是否因为不懂如何教授美术、书法、音乐、戏剧、舞蹈和影视而苦恼?我们主要困惑于如何将这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到美育中。我们是否需要改变熟悉的上课方法?是否需要“美育对我意味着什么?在此时此地,我能与学生共同做些什么?”
所有的艺术教学都是在“控制”和“失控”之间不断寻找平衡的过程。艺术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是平衡这两者的关系。艺术教育者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思维习惯”,让绘画成为一种“思维习惯”。这种思考过程包括在艺术实践和体验中平衡“控制”和“失控”的关系。
在艺术教育中,问题和困惑是常态。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在常态中改变。艺术教育并不追求功利化的“考学”或达到某个艺术家的高度,而是帮助学生学会思考“控制”和“失控”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成为能够发现“差异性”的人,能够唤醒他人潜力的人。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进行描绘,呈现出的画面差异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差异性是创作和练习过程中最珍贵的因素,一个人的潜在能力会在其中流露出来。作为艺术教育者,我们应该敏锐地观察、发现并发掘差异性。我们应该激发他人主动创作的能力,唤醒他们珍贵的天性,这是教师的天职。
美育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具备创建新时代大美育课程体系的能力,推动艺术课程的实施。这本手册的编写目的是寻找真正关心美育内在价值、真正热爱教学的同路人。它是一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跳跃阅读的手册,是一本欢迎带着困惑来阅读的手册,更是一本旨在引发实践和改变的手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