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楼上》是鲁迅在1923年创作的,当时正值“五四”运动的热情逐渐减退,知识分子们的绝望和无聊开始席卷而至。鲁迅放弃了《呐喊》中启蒙式的姿态,不再试图唤醒沉睡中的人们,而是转向了绝望和无聊的描写。正如文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他们已经忘记了曾经的战斗姿态,多了些颓唐和凋敝。
文中出现了七个“无聊”,可见当时知识分子的状态是多么困顿。无聊不仅仅是个人无助的状态,更是国家和民族面临的尴尬境地。它不仅仅是对当时现状的描述,更是鲁迅对以吴纬甫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惋惜和无奈。如果说《伤逝》是对“五四”以来女性主义传播和接纳的反思,那么《在酒楼上》就是对“五四”时期青年热情和战斗精神的遗憾。
在表达方式上,鲁迅运用了非常从容的笔法,营造出浪潮过后的死寂。从文章一开始的描述:“我从北地向东南旅行,绕道访了我的家乡,就到S城”,到吴纬甫平淡而无力的叙述,鲁迅都没有直接描写“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困境,而是将叙述的重点放在了迁坟、剪绒花、教授《子曰》这些琐碎的事情上。其中穿插的景物描写,更加凸显了从容感,这不仅仅表达了惋惜和无奈,也更加强调了当年热情的消失。鲁迅描述酒楼下废园里绽放的梅花和山茶花,如此从容而深刻。梅花在中国传统意象中象征坚韧挺拔,而山茶花则象征青年人的美丽死亡。这些景物描写为吴纬甫的失败增添了诗意般的悲哀。一个作家的能力往往体现在如此之“闲”的所写,鲁迅通过字里行间传达情感,而不是直接表露情感。
鲁迅在近现代史上一直被看作一位“斗士”,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反帝”和“反封建”,而从加入左联开始,鲁迅的斗争倾向越来越强烈。然而,这种观点往往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从王富仁先生的博士论文《《呐喊》《彷徨》综论》开始,研究者开始将鲁迅从革命斗士的框架中解放出来,将其视为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汪晖更将鲁迅视为跨越原有阶级矛盾的人物。这一新的研究范式对当今的鲁迅研究仍然具有指导作用。
因此,如果我们放下以往对鲁迅的“斗争者”视角,可以发现鲁迅的思考与我们很接近。他既有着二十世纪上半叶时代的特征,也触及每个人对生命意义和虚无的思考。鲁迅通过从容而深刻的笔法表达了这些思考,特别是通过吴纬甫平凡而细致的对话,展现出他的内心世界,其中充满了痛苦与困惑。他曾是一个进步的青年,敢于拔掉神像的进步青年,但如今却在教授自己所痛恨的儒家经典和反人性的《女儿经》。这是他精神信仰的崩塌,也是他对于曾经的理想时代的崩塌。这凸显了鲁迅的矛盾性,他既是新青年,却眼看着曾经的火焰迅速熄灭,留下的却是沉重的封建思想,而他自己却无能为力,内心的悲哀无以言表。
这篇小说不仅具有时代性,也体现了每个人踏入社会后的阵痛。每个人在离开象牙塔、离开家庭后都会经历疼痛。因此,阅读是提前体验的机会,这篇小说仿佛预言了每个人的经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人会变成吴纬甫,甚至我们自己也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吴纬甫。正如汪晖所说,鲁迅是一个矛盾体,一个困顿于自己时代的人物。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难题,众生都无法突破束缚,而作家是时代中最敏感的人,只有把握自己所处时代的特征,才能有出色的作品和成就。鲁迅正是如此成功,因为他所处的时代主题就是彷徨和呐喊,像野草一样,编织自己的故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