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并没有符合我一开始的想象,当然主题仍然很有意思。要是论及莎士比亚的科学,我最先想到的内容(作者也确实提到了)就是乔尔达诺·布鲁诺在伦敦的交游,弗朗西斯·叶茨(FrancesYeats)的经典著作《记忆的艺术》(TheArtofMemory)里着重分析了这段经历,虽然布鲁诺很难讲跟今天我们想象的科学有直接关系。
除了本书提到过的这段交集,这两人之间也有书籍结成的隐秘联系。布鲁诺走火入魔,将记忆术(这是跟语法、修辞、逻辑,即古代中世纪“七艺”中的前三艺trivium密切相关的技术)当作内丹来修炼,中国读者可能会更熟悉史景迁的著作《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该书也吸收了西方史学界记忆术研究的相关成果。记忆术的重要文本是西塞罗的DeInventione和托名西塞罗的另一部古罗马作品RhetoricaadHerennium,在16世纪末,这两部著作常常编为上下册,作为文法学校的修辞学教材使用,也就是威廉·莎士比亚本人读过的那种学校。昆廷·斯金纳近年的一本书(《法庭上的莎士比亚》,ForensicShakespeare)里专门研究了伊丽莎白时代的修辞学教育是怎么影响到莎剧文本的。现在我们有了布鲁诺与修辞术,有了莎士比亚与修辞术,但是从莎士比亚到布鲁诺的惊险一跃还没法跳下来,十分遗憾。
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遗憾没有看到作者引用Yeats或者Skinner的著作,揆其背景,作者不是莎学专家,实际上更像报刊专栏作者,之前写的也是科普为主。在参考文献里可以看到BernardCohen,PeterDear,LawrencePrincipe,StevenShapin,NoelSwerdlow,RichardWestfall等著名科学史学者的著作,同时,他也实地采访调查了很多有意思的人物,比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天体物理学教授PeterUsher,此人是坚持认为《哈姆雷特》是影射日心说和地心说之间路线斗争的索隐派,并且热衷于一些牵强的数字论证。当然,我不得不承认,《辛白林》(Cymbeline)里朱庇特与四个鬼魂是影射伽利略观测到的木星的四个卫星的观点实际上颇具说服力。总的来说,作者并没有想发现或者证明什么新观点,他只是想汇总学术界的一些成果而已,所以才会专辟各章写哥白尼、第谷、开普勒和伽利略,以及后面莎剧中的魔法、医学、物质世界和神正论,当然都是很有意义的主题,不过每章之间没有很强的联系,都可以作为单独的专栏文章。
第二点则更加重要,因为莎士比亚本人仍然笼罩在迷雾中,除了作品本身,他很少谈起自己,所以莎士比亚到底有没有了解到科学革命的著作(乃至于你能想象到的任何其他著作),很难研究清楚。从19世纪以来,就有所谓反斯特拉福德派(anti-Stratfordian)理论,认为不管有没有威廉·莎士比亚这个人(应该确实活动在伊丽莎白-詹姆斯一世时期),但他可能是培根(Bacon)/马洛(Marlowe)/牛津伯爵德维尔(deVere)的马甲或者由他们代笔,因为山野村夫不应该写出这么优美的剧本。其中马洛派还认为是正主假死之后金蝉脱壳,颇具浪漫主义气息。这似乎能很好解释为什么他了解约翰·迪伊和托马斯·迪格斯等伊丽莎白时代高级知识分子的活动,不过对我们增进莎剧的理解似乎并没有多大帮助。
阅读本书的彩蛋在于,对于书评作者(可能也包括本书作者)这样的英语言文学研究门外汉来说,莎学已经卷到有时候很好笑的阶段(以至于他要专门记下来),本书第8章最后一部分写到作者去参加莎学研究的会议,论文的主题包括麦克白的消化不良、《亨利四世》中的生态世界主义、哈姆雷特的神经现象学、莎士比亚的量子物理等等,本书参考文献里除了不难想象到的“莎士比亚的科学”、“莎士比亚的哲学”、“思想家莎士比亚”等,还有莎士比亚的科幻小说,莎士比亚与早期现代科学的创立等各种天马行空的题目。对此只能感叹发表不易啊。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