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困惑:高敏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其实啊,敏感分为平衡的高敏感和不平衡的高敏感,也就是说平衡的高敏感是将生活中遇到的好事或坏事都很敏感,这是正常的,而不太平衡的高敏感是只捕捉负面的信号,对正向的信号缺乏感知能力。
一旦只能接受负面信号,因为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眼神,高敏感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对号入座,觉得别人就是针对自己,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一直有着负向敏感时,就会陷入情绪内耗,也会让周围的人觉得很难相处。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壹心理平台专家委员会顾问朱志慧在《我总是想太多》中,通过自己10年临床工作经验,汇集成为人际高敏感自救指南。
当高敏感的人,不再精神内耗时,就能把高敏感变成人际交往的优势。
朱志慧老师认为,无论是平衡的高敏感还是不平衡的高敏感,只要能做到接纳自己,学会欣赏和照顾自己,就可以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只有当高敏感的人过度的敏感或精神内耗时,则需要调整,而且高敏感是可以通过练习慢慢改变的,尤其是在遇到问题时,不被问题吓到和害怕,而是要真实的面对自己。
首先,先要意识到高敏感带来的不良影响,是需要改变的,这是意识的调整和心理上的自我暗示。
其次,有了充分的心理意识后,还要用行动做出改变。先去接受适度的疼痛,然后再慢慢疗愈自己内心的伤痛。
最后,体会自己的情绪。比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呼吸怎么样皮肤有什么样的感觉。
这一切都是察觉情绪的开始,只有不断察觉,才能对自己认识越来越清晰,当察觉能力越来越强时,高敏感反而能助力自己变成更好的察觉者,也能将敏感变成优势和资源。
这本《我总是想太多》很适合不仅有理论支撑,还有情绪、伤痛、自责、内耗、消极等多种场景下的心理疏导方法,是一本很好的修复心灵创伤,减少精神内耗的好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