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评分。首先说一下我的立场。所有涉及炼铜辟的人都应该受到谴责。此外,这本书确实写得很好。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不是一段爱情故事!我再重复一遍,这!不!是!爱!情!在我上学的时候,我听说过《洛丽塔》,尽管我不记得是听别人讲的电影还是小说,但很多人都把这个故事宣扬成一段爱情故事,这让我对《洛丽塔》感到非常厌恶和拒绝。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12岁的女孩之间的感情,我绝对不认为这是爱情。一个炼铜辟利用了小孩子对性的好奇和无知,然后还冠冕堂皇地说是她勾引他,这让我感到非常愤怒。洛丽塔的母亲去世后,亨伯特利用了洛丽塔无处可去的境地,把她圈在了身边。在旅行中,他对洛丽塔施加了无尽的影响,疯狂地洗脑。亨伯特控制欲的表现,他的心虚和自责,他每段独白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让我感到非常恶心。这种恶心的程度甚至让我感到身体不适。但是,我又喜欢这本书,它对我有着一种惊人的吸引力。我喜欢纳博科夫细致而隐喻的文字,我还在书中圈出了一些可以学习细节处理的地方。但后面出现了一些多余的情节,显得有点啰嗦。我甚至喜欢亨伯特自我辩护的构建,他对洛丽塔的洗脑和诋毁,以及他的卑鄙和龌龊。亨伯特认为洛丽塔的日常行为都是在勾引他。他把安眠药冒充维生素给洛丽塔吃。他去参观孤儿院的态度就像审视陈列货架上的商品一样。这些就像是一个标准的精神病例摆在我面前,让我可以研究心理学。这使我能够更有依据地追踪一些危险信号,并在试图警告一些父母时提供更多理由。《洛丽塔》既有艺术的诗意,又有道德的罪恶,我认为这就是文学,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样。此外,我觉得我应该把《洛丽塔》从我的书柜的欧美文学区移到心理学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