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应该是我第三次读了。第一次应该是在高中,当时只闻张爱玲是一个奇女子,遂在查阅她的代表作的时候看到《倾城之恋》,这种听起来极具浪漫色彩的名字天然能够吸引当时懵懂的少年,结果可想而知,少年的我读完一头雾水,全然体会不到作品的意味。
第二次是大学的时候,依然是因为名字的吸引,或许是因为名字的先入为主,读完竟也觉得是一个凄婉美好的爱情故事。如今再读,才真正读出张爱玲书中的意味——这是一出极现实、极世俗的恋爱故事。
故事的背景在20世纪40年代,白流苏出生在一个日渐落魄的上海名门望族,流苏因丈夫败家而与其离婚后寄居在娘家七、八年,自己带来的家赀被哥哥嫂嫂挥霍殆尽后日渐受到他们的白眼与冷嘲热讽,甚至连母亲也由于封建思想的毒害而嫌弃流苏并视为累赘。前夫亡故的消息传来,一家人竟主张流苏为前夫披麻戴孝,全家以仁义道德绑架流苏实则是希望尽快甩掉流苏而节省家用。
幸而前夫远房亲戚徐夫人来访,为流苏七妹包络介绍富商范柳原。在包括流苏在内的一家人会面柳原的舞会上,流苏出于对家人的不满与抗争,成功引起柳原的注意与好感,将本属于包络的柳原“抢”到手,随之与徐夫人一家前往香港,实则是柳原假借徐夫人的名义邀请流苏去上海相会。在上海相处的日子里,流苏与柳原虽一起漫步赏花、饮茶进餐、遍玩香港,但双方像两个绝世高手比武切磋,尽管彼此都能看破对方的“招路”心思,但谁都不愿卖破绽认输,可能都觉得,先输的那个人以后的日子就要被对方永远拿捏了。直到战争的硝烟波及到香港,二人在逃难避乱的过程中,才真正的卸下面具坦诚相处。回到暂时安定的上海,二人虽结为连理,但没有了与共的患难,刚结出的爱情之花仿佛倏然间凋谢了。
白流苏与范柳原之间的相识、相处、相结合的过程,像极了如今社会上的快餐式的相亲结合。白流苏,一个28岁大龄离异女性,深受家庭排挤压力渴望尽早逃离。她的处境,与现在社会中许许多多大龄单身又屡屡被父母催婚的女性何其相似。白柳原,一个生长在国外的私生子,继承家族富足的遗产而视追求的女性如“脚底下的泥”,32岁的年纪的他早褪去少年的单纯,把一切视为猎物。他的形象,与如今广大城市高收入大龄单身男性又何其契合。后者们相遇相识相处的过程中,都不愿卸下防备的面具,不肯拿出坦诚的真心,以为真情容易被辜负、深情太廉价而不被重视,所以如今社交网络上的所谓“恋爱话术”、“追求攻略”这样的短视频、文章才能大行其道,持续荼毒着他们。以猎取的心态交往,时刻权衡利弊,即使最后走进婚姻的殿堂,看似是自己赢了,实则是双输的局面。而这,恰恰是现在社会中最普遍、最现实、最世俗的婚恋模式。所以,能从纯粹的校园恋情走入美满的婚姻,是多少人渴望而可不可得的经历,也更加弥足珍贵。
最后,再读《倾城之恋》,惊诧于张爱玲驾驭文字的绝佳功力。小说开头的那幕群像戏,大量人物对白和少量的环境描写,使得三爷、三奶奶、四爷、四奶奶、白老太太、白流苏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又同时很好的交代了流苏寄居在娘家的境况。接着以金枝金蝉追问三奶奶关于宝络(实则是流苏)与柳原约会的细节为故事推动线索,牢牢地调动着读者的注意力,同时更加丰满了三奶奶刻薄的人物形象,也将流苏“得胜”后的神态举动刻画的淋漓尽致。张爱玲的驾驭文字的能力之高可见一斑。
此外,我也非常喜欢张爱玲在小说中的一些比喻和描写,“她的脸,从前是白得像磁,现在由磁转玉——半透明的轻青的玉。上颔起初是圆的,近年来渐渐的尖了,越显得那小小的脸,小得可爱。脸庞原是相当的窄,可是眉心很宽。一双娇滴滴,滴滴娇的清水眼。”寥寥数笔,将女主角白流苏形容描写得极为生动。“望过去最触目的便是码头上围列着的巨型广告牌,红的、橘红的、粉红的,倒映在绿油油的海水里,一条条,一抹抹刺激性的犯冲的色素,窜上落下,在水底下厮杀得异常热烈。”这段描写,画面感极强,仿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口渴的太阳汨汨地吸着海水,漱着、吐着,哗哗的响,人身上的水分全给它喝干了,人成了金色的枯叶子,轻飘飘的。”这段拟人的描写又实则是流苏真实的感受,将流苏此时的生理心理感受诉说地极为妥帖,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张爱玲无愧于民国以来的第一女作家!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