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愿意读书的人来说,哲学书一贯是很吸引且困难的一类。我之前读了这个作者的《佛祖都说了些什么》,感觉引人入胜又十分痛苦。引人入胜是因为在思维游戏中获得求知和理解的成就感,而十分痛苦则是因为进度过慢,非心静不能读。
这本哲学书也是同样的情况。它以高度概括的哲学思想、哲学家生平和轶事为主线,以整个哲学史发展的脉络为纲,阅读体验非常好。读完这本书之后,可以尝试阅读一些更深入的入门书籍,例如《哲学课》、《西方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史》等。
无法评价具体哲学家的哲思,但可以摘取几段关于人生意义的文字来讨论。
在客观经验领域,也就是我们能感知到的物质世界上,最好使用“基于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可证伪的理论”进行研究。简单来说,就是科学。作为现代人,基本上是不可能拒斥科学方法和科学成果的。
关于“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你可以相信任何你愿意相信的东西。可以相信不可知论,相信先天认识形式,相信真理不能言说,是主观的、非理性的,只能靠领悟,也可以相信世界是一场大梦,或者相信宗教信条。你也可以说,世界的本质就是我的信念。你相信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那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人生的意义。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人生的虚无,认真地面对眼前的每一个选择,这样就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
还有一个类似的方法是,逼迫自己直面死亡。我们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实际上是在给自己的人生找一个目标。也就是在问:“我为什么活着?”这其实等同于问:“我为什么不立刻自杀?”
如果你能顺利回答“我为什么不自杀”,比如说“我不想死是因为我还想到处旅行、享受美食”,或者是“我不想死是因为我不想让父母伤心”,那么,这些答案就是你现在的人生意义。
很多人在小时候都曾经问过“人为什么活着”,但大多数人长大后就不再问了。你可能会问,他们想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吗?答案未必,有时只是因为他们不再想提问而已。当你不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就意味着你已经找到了答案。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