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刷本书,有一些独特的感悟,非专业人士姑且发表一点浅论供诸位一笑。
一、荒谬感的来源
读《审判》会给人一种奇怪的荒谬感,这种荒谬并不同于《西西弗神话》中那种“整个世界”的荒谬。在卡夫卡的荒谬感中还能读出一些很合逻辑和理性的成分(比如K思考问题的逻辑其实是严谨自洽的;不过整个“大背景”、“世界观”透露着一种奇妙的感觉)。可以说是大荒谬,小合理。先说这种荒谬感的表现:逻辑合理自洽,但是现象极其荒谬。书中的房屋、教堂、窗等都是日常可见的景物,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但物质运动的方式十分奇异:除了K自身以外,其他人事物的演变和走向以及场景的搭建组合总是莫名其妙。接下来说我认为可能的成因:主人公生活在卡夫卡创造的“抽离”的世界中(但是没完全抽离,理性和逻辑保有了真实世界的部分感觉。如果用比例来算,大约70%的真实世界和30%的意识世界),这是书中荒谬感最根本的来源。这里说的“抽离”状态,经常思考(或者走神)的朋友应该有所感触--就是自己想某些事情想着想着仿佛就离开地球了。而这种思考状态常态化,乃至于在生活中思考不停的时候,就容易陷入这种“抽离”(如果从mbti理论来解的话,我感觉第二个字母N比较重的人应该经常“抽离”)。因此,我重复一遍论点:本书描绘的奇异的场景场景就是卡夫卡抽离状态下的世界的具象化。因为描述者意识“抽离”一部分,所以现象是混乱的;但是理性还在,所以K的逻辑又是合理的。
二、卡夫卡的自我审判、知识分子的彻底失败
很多人说,卡夫卡这本书很大的意图在于批判“法”和“法制体系”的可笑。我认为固然很大程度上有这个主题在,但这只是一部分内容。如果我们试图进入“抽离”,仔细去琢磨卡夫卡的“精神状态”,会有如下感悟:这是一场自己给自己的审判,但是找不到下审判的理由,也找不到被审判的理由;本体在这样的矛盾中苦苦挣扎,最后还是宣告挣扎失败,“我”被判处死刑,“我”杀了“我”。关于第一点,K不知为何被审判,就是卡夫卡不知为何被审判。这种感觉我相信每个当代人或多或少都有:觉得自己被某种东西“卡脖子”,每天生活在一种无形的压力、束缚下,即使解决眼前的困难还是无法摆脱这种状态。其实在我看来,卡夫卡被审判的原因就是阶级社会下的一种“异化”和剥削。这种外在的压力内化到他抽离的意识中,演变成了一场荒谬的审判。因为他没有向外寻求解决方案的能力,于是陷入了自我否定,自己给自己下一场审判,同时他还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所以故意把下审判的主体(即他自己)踢出意识,自我欺骗说自己是被莫名其妙的力量审判的。关于第二点,因为没有向外寻求解决方案的能力,卡夫卡陷入纯粹的意识活动,在自己的脑海中玩审判游戏。一个代表自己的“我”和社会压力下另一个分裂出来的代表大他者的“我”在自己的意识里打架;最后大他者胜利,“我”把“我”干掉了。其实也就是大他者把卡夫卡的“我”消灭了,他内心真正的“我”像狗一样被资本主义再生产体系世界抛弃,毫无价值。这一失败,也代表他的思想与当时世界意识形态斗争的失败。最后说点想说的:走向外部。一切思想的批判最终都要转向外部世界;一切批判最后都要转向实践。纯粹的意识活动的批判最终都会走向末路。甚至可以说,思想文艺方面的天赋越大,陷入纯粹的意识活动批判就越危险(没什么文学哲学天赋或者天赋一般的,只涉及浅层次的思考和批判的反而没事)。稍微魔改一句话来说,真正的深邃且有天赋的文学家都是“行走在刀尖上的”。
解决这种困局的唯一办法就是:从抽离状态中解脱出来,走向外部,走向真正的生活,或者至少认识到:抽离的、想象的、纯文艺的那部分生活不是我们真正的物质生活。在这个版本书壳的背面,印上了卡夫卡1910年的日记:“你绝望吗是吗你绝望吗你想逃吗想藏起来吗”卡夫卡最后承认了他在与世界斗争中的失败,这也是我认为《审判》好的地方(《审判》好就好在承认失败)。纯粹的文学家极难接受这样的失败,不知是否因此,他最终选择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然而我们其实不止这一种选择;虽然我们与外部世界斗争的结果,必然是失败失败再失败;但我们至少能多少改变真实世界中的一小部分,日积月累,直到时来天地皆同力的那一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