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太平天国的了解仅限于历史教科书上的知识和一些碎片化的野史小故事。出于政治的原因,教科书上的知识对天平天国运动及其主导者是以正面评价为主的;但是很多小故事,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却偏负面。而且这个运动最终确实失败了,他肯定是有缺点和不足的。这也反过来提升了各种历史小故事的可信度。透过这些野史你会发现天平天国的很多政策和领导者作风特别荒诞和滑稽。
所有我之前获取的这些肤浅的、碎片化的信息,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能组织这么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并且成功建立政权与清庭对抗十几年的一群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因为什么成功夺取了半个中国,又因为什么最终失败了。我想多了解一些历史知识,丰富自己对这段时期的历史印象,脱离脸谱化、非黑即白的初级阶段。
抱着上述的目的,就选了这本外国人写的通俗历史读本来作为解惑的切入点。希望能够获得一些客观、独特的视角。现将读后感记录如下:
1、本书作为通俗的历史读本,可读性还不错,相对正史,读起来很轻松,但是内容的深度偏弱。作者对于很多历史事件以叙述和浅层的评价为主,并没有对事件发展脉络深层原因的梳理和挖掘。
2、本书重点写了国外势力(以英、法为主)对太平天国时期局势双方的态度和施加的影响,这部分内容会新颖和独特一些。透过这些视角,我们可以大概了解清庭与太平天国双方的发展路径和实力消张过程。
3、作为美国人,作者对于国外势力对当时中国施加的影响,有很多正面和积极的评价,这些内容在国内的历史记叙中不会被提及,这是本书最大的特点。但是作为另一个层面的敌对双方,帝国主义者对自己行为的描述和洗白会有一些片面和不客观的地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叙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事件时,提到一种论调:这个事件是英、法对于清廷政府背信弃义行为的报复,而这个报复事件被很节制的控制在仅针对皇室资产——圆明园的洗劫上。并未将破坏行为扩散到近在咫尺的北京主城,并未对普通市民造成过度伤害。其实不论以何种视角来加以解读,这都是一起很明显的强盗行为,他所造成的伤害不像作者描述的这样轻描淡写,事件的起因和初衷也绝不是这样的正当和高尚。
4、战争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很残酷,曾国藩为代表的清廷汉人势力与太平天国之间持续十三年的战争,造成了几千万人的死亡。战争后期,清军攻下太平天国占据的城池后展开的屠杀行为,书中有细致描述,很多场景让我大为震撼。这是同胞之间的战争,其对于普通民众造成的伤害不亚于近代很多外族入侵战争。这也是作者敢于提及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行为很节制的原因所在。相对于内战中清军各种屠城和杀降行为,早一些迈入文明社会的欧洲人在那个时期确实会有很强的优越感。
5、太平天国之所以能这么蓬勃发展,快速席卷全国,占据半壁江山与清廷分庭抗礼,确实是因为当时清廷太烂,全国人民对满人对清政府早已失望透顶、心坏怨恨,所以可以一呼百应,反抗势力快速扩张,而对手又太烂、太弱,以至于缺乏核心凝聚力、如无头苍蝇一般的太平天国军队也能越打人越多。
6、太平天国领导人的格局、能力与其建立国家政权之后的地位并不匹配,以至于自废武功,错失大好局面,也辜负了广大支持者。让国家和人民经历了革命的流血牺牲后,却并没有达成有益的革命成果。
以上内容是读完此书之后的一些粗浅感悟,至于说期望进一步了解太平天国的各类政策、对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探索及各种或成功或失败的决策背后隐藏的逻辑,本书并未有涉猎。留待以后再读其他有缘的书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