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就是做你讨厌做的事,但是做的就像你很热爱它一样。” 这是拳王泰森对自律的看法。事实上的确如此,因为你能做到这点,你就能在任何事情上获得成功。同时,你会发现你的精神需求大于物质需求。
那么,我们要如何去获得这种自律的力量呢?
在此,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自律的力量》这本书,来解开其中的秘密。
真正的自律从来不是痛苦的约束。它是通过精神上的愉悦感,去引导人们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也就是通过内心深处去实现真正的自律。
本书的作者彼得·霍林斯是人类心理学研究者,同时也是美国畅销书作家。他告诉读者,要学会利用自身的第二天性——自律,去克服拖延和懒惰等症状。在整个过程中,读者可以通过设定未来目标,学会追求高层次的欢愉和幸福,从而轻松养成自律。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自律。
自律就是人们当下的行动要与他们的人生目标或欲望一致。这句话可以简单理解成:我们想要按自己的想法行动,那么首先就要找到心中最大的目标或者欲望,让它引导我们当下的行为。
例如,以减肥为例,目标是一个月瘦10斤,月底可以穿上心仪的裙子。为了实现这个欲望,你会压制自己的喜欢,不去品尝甜食。同时,根据这个目标,规划每周进行三天运动,每次减肥一斤。
当这个欲望对于你而言足够强烈的时候,你就会去坚持实现它。这就是所谓的自律,也是可以通过努力锻炼出来的一种能力。
其次,掌握自律的核心理念。
自律的理念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公式:
自律=(个人动机+积极效益)—(不适+分心)
这个公式展现了自律的结果。如果结果是正的,那么展现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反之则是消极怠工的状态。
公式中的第一组名词:个人动机指的是个人的需求,包括原始欲望和达成的目标。比如你想要考试通过,你想要找个高薪的工作,你想要变美变瘦等。这是个人的内在动力,也是很重要的原始力量。
第二组名词是积极效益,指的是“个人动机”的这类行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比如你想减肥变瘦,好处就是身体变得轻盈和健康了,外在可以穿上美美的礼服,变得漂亮。这是一种内外都存在的、显而易见的正面力量。
第三组是不适和分心。虽然是两个名词,但它们是相互关联的。个人感觉不适会导致做事分心。比如,备考时经常需要熬夜奋战。熬夜过程中最强烈的不适是疲劳感,而疲劳感加剧了就很容易分心,很难集中精力阅读,从而影响学习效率。
这个公式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只有你的动机和效益之和远远大于你外在的痛苦和内在的精神折磨,那么你会主动去自我约束,无需外在鞭策就能实现自律。
所以,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需求、欲望和追求,将其提升到自己的欲望或者信仰的高度。通过这种精神力量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扫除自身的拖延和懒惰等状态。自律是一种需要有意识去实现的行为,需要反复操作实施,让身体记住一切的感觉,久而久之就会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习惯成自然,人就不会感到痛苦和压力,一切都会朝着自己的意愿发展。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