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柯尔尼科夫的两种结局
——读《罪与罚》
读完这本煌煌巨著,相较于理想主义,个人灵魂剖析等老生常谈的命题,我来讲讲在我读的时候,发现的一个新的诠释方法,或许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本书,供大家参考。很多书评提到了一个次要的人物,斯维德里盖洛夫,都认为,这是一个卑鄙无耻、荒淫下流的人,他和许多人通奸,并且杀害了为他还债,爱他至深的妻子,并且凌辱了女房东未成年的侄女,使她自杀。无疑,从所有道德观念看,他是一个极其负面的形象。使他得以逍遥法外的原因,是因为他具有巨额财富。这似乎和主角拉斯科尔尼科夫没有任何相似性,是一个拿来做侧面衬托的人物。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比较会发现,拉斯科尔尼科夫和斯维德里盖洛夫二者,他们具有极大的共同点。首先,他们都具有善心,虽然做出了很多错事。拉斯科尔尼科夫连杀两人,却无私的把身上所有钱都资助给了一个不相识的人;斯维德里盖洛夫荒淫无耻,却最终放弃了凌辱杜妮雅的机会。我们可以说他们都是具有善心的,他们的本性(虽然在西哲看来,这个词有些可笑)依旧是善良。第二,他们的道德观念相似。有点像尼采把人分为超人和末人,他们都把人分成了“伟人”和“虱子”。后者是普通人,必须受到道德观念的束缚,可是前者却可以为了他的目的杀害其他的人,并且不需要负责,以个人的标准去评判真理,去决定什么是善恶。这里又引出了一个对于哲学观念的大讨论,及对生命权利是否平等的讨论。他们认为,杀害一个有害的人,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是极其正确的,相当于为民除害;可是,按照传统的法治观念,一个人杀了人,就必须受到刑罚。这二种观念是必定冲突的,像拉斯科尔尼科夫这样的人,在传统社会必然被认为是疯癫者,是癫狂者,是极端主义者。(按: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些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子。)我们讲回原题。他们的两种结局。拉斯科尔尼科夫最终选择服从判决,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斯维德里盖洛夫,最终把财产全部施舍给了他人,然后选择了自杀。我认为这并不是都是救赎的结局。前者在我的眼里,是一种理想主义对现实的屈服。他自己报负在实现后,却不被社会理解;而后者则是一种玩世不恭的反抗。当然,这种反抗是消极的,无意义的,更多的意味着屈从。我认为他们自始至终是作为一个渎神者存在,带有着一种反抗的精神。可是他们的结局,他们内心的冲突大戏,于我而言,更属于一种理想和社会之间的较量,最终失败。拉斯柯尔尼科夫的两种结局,更像是两种失败的方法,在与社会现实斗争中的一种失败。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