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天赋异禀,出身书香世家,家庭温暖有爱; 他是万人迷,朋友多圈子广,几个老婆比自己小十几二十岁; 他做过帝师,差点还做了宰相。 起跑线就比常人优越,人生履历更是开挂一样。
这样的人,竟然叫我“若觉人生不如意,劝君多读苏东坡”是要让我感受一下什么叫同人不同命吗… 牢骚归牢骚,书还是要好好看的,学不了他的才学,好歹也可以了解一下,那些流传千年、脍炙人口的词句是怎样写出来的。 顺便研究下苏东坡的奇思妙想,看看到底他为何“俨然是一个达·芬奇式的通才”。
关于苏东坡的生平和诗词的赏析其实很多书籍都阐述得很充分了,本书也不例外,但有些见解还是非常的触动我,比如有这么一句:“典型的中国式活法,活着成了忍受,活下去成了活着的唯一目的。但这绝不是苏东坡式的活法。” 我想当下的国人,都会对这句话感慨万千。
在儒家文化中,人不单是为自己而活,更多的是为别人。为父母,为子女,更大一点,是为社会对自己的定位而活。在这套价值体系里,人活得复杂又辛苦,外部的压力始终萦绕在身边。那怎么才能简单一点呢苏东坡有二法:心无挂碍,回归田园。
中国人始终有一种血浓于水的乡土情结,虽说“只要心中有海,哪里都是马尔代夫”。但人又怎么可能完全心无旁骛不受环境影响真真切切的田园生活,回归自然,脚踏黄土,即使人生大起大落,壮志未酬,“一地鸡毛的生活也能够开出花来”。这是苏东坡真实的想法呢,还是作者自己的解读呢,当看到后面写到“东坡总结平生功绩时对那些所谓的风光履历压根一字不提,更看重自己的贬谪生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被贬谪后,琴棋书画诗酒茶,再加个农艺烹饪,样样通达,加之艺术创作力更胜以前,这是后世公认的事实。
如此看来,确实如作者所言,“生命的目的不是忍受,而是享受”,“劝君多读苏东坡”,此言,有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