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喜读·第28册:《9号的工作》,金惠珍著,一页出品,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绩效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的,不仅强调结果导向,同时重视达到目标的过程,这能对员工日常工作业绩进行客观评估,使员工得到加薪、晋升、培训等机会。应当认识到绩效的重要性,科学地运用好绩效考核,发挥好绩效考核的作用。……”够了!今天的打工人早就听够了这些“谎言”,当一个企业不断的强调绩效时,不过是为推动员工内卷内斗而达到压榨的借口,今天的年轻人早就看穿这一切。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最后成了“社畜”。曾以《关于女儿》畅快书写母女关系从而探讨人与人之间关系,探讨社会中没有输赢的理解之战,终指向是社会在将人异化,向世人呈现“各式各样”。我们的韩国作家金惠珍,再次用《9号的工作》一作直击社会痛点,在畸形化的绩效社会中,用文学推动大众思考,振聋发聩地向所有打工人呐喊提问:什么是工作人在为何工作?我们对于工作是什么?同样的压抑感贯穿故事之中,我们正在真实的工作中被榨干,也将会像故事中那样被抛弃,我们在一些角度看并非是“人”,而是一个个像商品的“物化”。当你不再被选择,正像是现实中的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经历歧视等,你的价值在被他人所随意定义,这不仅仅是经济收入的利益问题,而是对人格、尊严的一种丧失,人和人工作中的关系在异化,“内卷”的恶风随之兴起,人变得冰冷,温情或许会成为你的软肋。
是环境逼得你冷硬,在公司的工作环境中穿起本不该穿上的铠甲,对人人设防,无情的竞争变为互斗的博弈,不然你无法在工作中生存下去,虽是面临淘汰,因为这份工作更像是一个无情冰冷的机器运转,姓名都没有什么意义,编号自可更加简洁高效地取代,他需要的是一个零件即可,似乎符合标准的人都能来担任,而技术的革新下,更面临随时的淘汰。看新闻可知,这本作品并非凭空想象,真实的韩国社会已经有了这样问题的严重趋向。
《锦江日报》对这本书的评价似乎更为直接,“什么时候该放弃,什么时候该前进,什么时候该调转方向……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却都是深思熟虑多久也无法断然决定的难题。这种难题汇集成我们的生活,最后则由没有名字的“9号”赤裸裸地展现出来。”那么你的工作呢是不是也在害怕,今天被迫沁浸于“内卷”其中,明日又将面临被抛弃或淘汰,更不敢想象老后的“噩梦”。这本书是最佳的呼吁,我们没有人能是旁观者!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