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生活好比在石头上,石头无法产生谷物或流水,只能被炼成钢,发出火花。他们只能靠着相互争夺微小利益来勉强生存。当十二月过后,到了一月中旬左右,棉被立刻被抢租一空,无法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这些棉被通常非常薄弱,像仙贝一样薄,像抹布一样破旧。四周都打满了补丁,每晚还需要收取钱租金,只有那些极度贫困的家庭才能花钱租用这样的棉被。我曾见过一家非常可怜的人,母亲和两个孩子赤身裸体抱在一起,瑟瑟发抖,只靠一床棉被抵御严寒。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租金拖欠,债主会立刻闯入租借者家中抢走租赁物品。这实在是一种毫无人性的生计方式。这就是《东京往事》的叙事风格。
当我读到一半时,我还计划着读完这本书后再写一些东西。但最后一部分实在是太触目惊心了,以至于我需要一些时间回顾之前的摘录。也许越是真实,越不加修饰,就越令人震撼...书中提及的明治时期(1868~1912)在日本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革时期。大多数人可能都听说过“明治维新”,也了解明治维新之后发生的故事。但在那之前,日本社会正处于转型中,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并加剧了社会分化,尤其是在东京这样的城市中,贫困民众聚集形成了本文所描述的社会群体,即都市下层社会的居民。
本书的开头,作者的语言风格甚至有些幽默。他将自己前往贫民窟称作“探险”,“实验”,并在充满信心地前往平民世界住店时,自己却被现实暴击,一夜之间在饥寒交迫中度过,衣衫不整。这实际上是个公子哥儿的变形计。如果他说自己在看到那些脏虫和肮脏的环境时,面色不改心跳不加速,我会对这本书的可信度产生怀疑。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来越觉得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读到最后,尽管情况变得越来越黑暗,甚至看不到希望,但仍然能从裂缝中看到生存的理由。这种“无声出听惊雷”的震撼令人难以忘怀。
多年前我读过袁凌老师的《青苔不会消失》,不知道有没有朋友也读过。这本书和《东京往事》非常相似,都是新闻稿集,记录了底层人民的故事。其中有一句话也适用于这里:“生活剥夺了他们大部分可能性,只留下了微弱的生存空间,有时这个空间相当于一只蚕、一匹围绕磨盘奔跑的牲畜、一个除了内心发条后无法移动的钟表的位置。但在这个微弱的位置上,他们的生活质地和纹理,比醒目舞台上的布景更真切。”这或许就是文字的力量。好像所有的底层人民都能朴素而又充满希望地生活,大多数人很少看到,很少得到重视,但偶尔浮出水面的景象也令人钦佩。所以当我写到这里时,我仍在思考:也许我自以为是,太傲慢。但同时我也想到:也许没有什么苦难是理所当然的。突然想起杜甫在破茅屋中写下“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好像也正是秋天。也许只要去看,就不会有人对苦难无动于衷。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