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读之前觉得很长,要分成4本才写完,读完以后又觉得太短,那些年的历史又岂是区区80万字就能囊括的。
以三位医生的成长过程为线索,串起了1904年7月——1950年8月这46年的中国近代史以及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
每一章的标题都是一个时间点,背后都是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很多人物和故事其实都是真实的或由真实时间稍加改编的,颜福庆、王希天、张竹君、农跃鳞...张竹君和沈敦和的为国而斗,姚英子护送百余名儿童历经日军空投炮弹、断粮、疫病重重困难到达重庆,半辈子都贪生怕死又小心谨慎的曹主任与敌人同归于尽,方三响在陕北破解肉毒杆菌疫病......每一个故事读起来都惊心动魄。从这些人物身上设想当时的情景,不由的敬佩那些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贡献和牺牲的伟大的人,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并不是一句空话。
读完本书又想致敬医生。中国红十字会的建立和发展背后,都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付出,书中的女主人公姚英子和真实人物张竹君,都为了医疗事业牺牲掉了个人幸福,从最初民间百姓对医学和医生的落后观念,到后来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一个个中国红十字会医疗团队,奔赴各个最危险的地方去救治伤员和抗击疫病,步履匆忙,不求回报,完美的诠释了大医二字的含义。颜福庆还从数次疫病的救治中提出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性,结合着近几年的疫情来看,凸显出更重要的价值。
这本书还有一个精彩之处就是三位主人公的友情,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他们意外的相遇,他们虽有不同的缘由却又有着共同的大医精神,他们每次的意外重逢都让我热泪盈眶,可他们又总是为了各自的使命不得不各赴战场。他们仨是无数那个年代默默无闻为人民奉献牺牲的英雄的缩影。三个人的结局有点让人遗憾,但是那个年代能容得下炮火连天的战争,能容得下横尸遍野的瘟疫,能容得下流血牺牲的革命,却唯独容不下个人的情感。每次想和身边亲密的人诉说衷肠,却不得不为了更多人的安全健康面对离别,好心酸...
一开始以为马伯庸创作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于新冠,看了后记才知道,这本书早在2017年就着手创作了,是个幸运的作家~虽然是很多人讨厌的轻型纸,不过纸质书附赠了两折真实老照片,还是很值得入手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