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能在鉴书团活动中获赠这本《德国电梯社会》的新书《薄荷实验》。3年半前开始读《人行道王国》,到现在已经读了大约10本左右的《薄荷实验》系列书籍。在这本书之前,这一系列的书更多是田野调查类的人类学或者社会学译本,但这本书却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先说外观,初次拿到这本书,直观感觉它很薄,是一本平装本,价格近80元,这让我有些匪夷所思。但打开之后发现,纸张克数很足,印刷质量也非常好,是2023年7月的第一版第一印刷。在阅读之前,我估计自己是不会买这本书的,因为从外观上看,它似乎性价比很低。
打开目录,我立刻被标题吸引住了。我仔细阅读了一级、二级标题,发现这本书可能是一本基于当代德国社会的纯理论分析作品。因为之前读过类似的理论书籍,那些书籍的分析通常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颇具洞察力,这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敬意。
第一章,社会现代性,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德国社会现代性的起源和发展,指出社会现代性源自纳粹倒台,以福利国家为主要体现。在这一阶段,劳动关系和公民权得到了巨大发展,作者认为,在经济方面,这两个主要因素的成功造就了二战后德国的崛起,并单独解释了电梯效应的含义。
第二章,(几乎)没有增长的资本主义。从20世纪70年代美元和黄金脱钩开始,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停滞或衰退阶段。作者以收益递减的假设为理论依据,认为西方世界进入了“凯恩斯主义”时代。在这个时期,生产市场逐步被金融市场所取代,作者将金融市场定义为“只能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买卖的彩票”。金融资本的本质是积累,但并不一定会转化为投资,这就导致了过度积累的问题。同时,资本的积累也会导致巨大的债务增加,财政和货币政策往往顾此失彼,作者将这些年的经济政策比喻为司机同时加油和刹车。新自由主义和金融化都无法阻止增长源泉枯竭,没有增长,社会财富的分配就会成为一种零和博弈,加剧了社会紧张氛围。
第三章,倒退现代化。我认为这是本书难度最大但也最精彩和深度的一章。这一章中,处处都是触目惊心的分析。现代资本主义非常强调市场的作用,民众对市场机制的接受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市场经济中,员工被鼓励像企业家一样思考和行动,他们必须服务于雇主和客户这两个主人。员工面临着“自我控制”和“自我节省”的困境。在这一阶段,引入了竞争原则,导致许多服务被外包,传统的劳动关系遭到破坏,精英阶层开始获得更多特权。帕累托总结得很精辟:“民主来自精英,并为精英服务”。结合之前提到的零和博弈,实际上就是阶层向下流动,这种向下流动大部分源自于机会平等的基础上,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被认为是合理的。一种以解放为名义的专制主义的新家长作风被强加给下层阶级。
第四章,向下流动。开篇,作者提到汉娜·阿伦特的一个预测:“以工社会的实际净收入开始下降,贫富差距大幅扩大,这是向下流动的社会的一个关键特征。如果资本回报率高于经济增长率,财富就会进一步集中。工作和就业的稳定性已经成为一种奢望,对年轻人尤其不友好,他们可能会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但却很少有长期的就业机会。曾经象征着社会稳定的中产阶级也会大范围地向下流动,对他们而言,保持社会地位成为他们行为的主要目标。
第五章和后记则更多地探讨了德国政治社会的现状,对我来说意义不大,因为我一向对政治不感兴趣。但就以上内容来说,这本书已经足够精彩了。
同时,我也要提出一点异议,这本书最大的问题可能是翻译。特别是对概念的表达上,逻辑跳跃得非常厉害。我认为这很可能是由于译者缺乏专业知识所致。按照我的阅读速度,如果翻译流畅的话,182页的内容应该只需要半天就能读完,但是我读了整整一天。因此,我给这本书四星评价。对于看到我的书评的读者,我建议忍耐一下生硬的翻译,一定会有收获。我获得的收获是:原来这本书在说我们自己。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