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来很少再系统看一本历史类或系统分析报告类的书。最近刚看完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1999年那版,以前大学上课的教材(其实并不是,那堂课老师另外备课了,但因为教务系统默认选课就要买书,所以一直没拿来看)。毕业后回家整理大学教材,发现几本没动过的书,本着一贯“宁可浪费时间也不要浪费钱”的呆瓜想法,决定搬去香港看完。
出于一往的对伪马教材的嫌弃,加上极薄的纸张导致一本快400页的上册看着只有平时精装本250页的被欺骗感,2020年末刚翻开就不想读了。好不容易在2023年初,历时两年多看完一本400页的书,整理笔记的功夫更是无从提起。办公室已经堆满了3年多以来借的没读完的新书、强迫自己读的旧书,下册足足放在书桌上快3年了还没动,一咬牙一跺脚还是用6个月给看完了。
想着没办法再这样拖下去,越拖就越没法看新书,最近紧锣密鼓赶紧把上册的笔记给整理了。不知道是不是又是应了那句老话“出场顺序最重要”,读完大半年再来整理,居然觉得无处不是黄金屋,每一个时代文学思潮的兴起背景、代表作家的心路历程,都远远比还在阅读时期的感受来的强烈和能产生共鸣。
共鸣,最近这样的感觉出现得过于频繁:对一直不以为然的影视博主、略感油腻自大的历史博主,对于一直严重不感冒的“我的前半生奋斗史”总结视频居然都上了心,共了情。以前我老在想大人为什么也做过小孩为什么不能理解我,现在我发现应该是太理解我了所以知道一时的执着总会过去,就自然当这样必经的路不过云云。
或许是编写而不是著作,上下两册各章节的风格看似一致(很想尽力做到一如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的边界清晰,定义确凿),实际上提笔的思路都不太一致。有些作者明显写着写着high了,开始出现很多直接对作者或作品抒发感叹的句子。看来郑克鲁作为主编统筹有些问题。还不如做成论文集呢。就还挺有趣的,一本预想着一板一眼的教科书,居然也有些人气。
回到内容,产生共鸣的地方在哪里呢。通过读文学从远古到现代的发展脉络,其实也看到了每一代人类对于生存、时间、精神、本质等巨大母题思考的代际更迭。作为一个已经处于现代社会的人,开挂似的就能在短短的人生中已经开始进行/想过几千年才到达的命题。从古代人对于世界是何物,世界从何来的本体论疑问,到中古至近代,有了更丰富的物质社会和政治形式,脱离开原始和“蒙昧”状态开始思考生存、福祉和理想,最后到现代,终于绕不开意义的存在,从认识论上出现对一切存在形式该有的样子开始绞尽脑汁思考。不过我在想,这种代际的优势到底尺度在哪里,究竟开上历史快车需要什么条件。这涉及到很多鸡同鸭讲的问题。
最近大半年都在第二次真正意义上在想其实我这个人的一生到底想做点什么。像已经被很多先贤总结的,人生的意义在于自己,自己的想法就是全部的意义。也就意味着每个人最终只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最近一段时间总是被老板问careerpath打算怎么走。其实从读书到现在,我一直没有答案,也不觉得要有答案。为什么一定是要一条道路?为什么需要现在明确?明确了对其他生命有什么好处?明确了对我有什么好处?又是前一段时间,又回看了《人性的优点》,记得里面一个小故事说其实做总统的人其实内心在想如果能做个厨师就好了。但为什么他最后仍然选择做总统呢?或许也没有人有完全的勇气只为自己活一生。这不是在说利他行为,而是我们仿佛对于他人对我们要做的事情的评价看得太重要了,以至于让我们无法相信自己其实可以想得简单些。
上星期也看了一个新闻片,记者问一个颇有名气的医生为什么在香港公立医疗体系这么辛苦还在继续,他说不是赚够就走这么简单,人还有除了钱以外珍视的事情,你带的学生,治愈的病人,你会得到满足,也会贪恋这种满足。
我大胆想,我敢不敢不看工资地去做我喜欢的事情。答案是不能。或许已经有太多先前认知,pay不好的位置往往不仅仅是pay一个变量不吸引我,相反,pay好的也不仅仅是pay吸引我,只是好像现在pay就被简化为择业/选择任何要做的下一个事情很重要的筛选条件,而最终选择了什么,pay又会被当成充分条件。当然如果我公开这么说一定会被骂死。
昨晚一边听歌一边整理笔记,用的是英文歌单。从工作以来,这个歌单就被遗忘了,一个是选曲99%都是小初高刚爱上外文歌的品味,一个是“太多情情爱爱”觉得不够“针砭时弊”。最近纯粹因为想回味当年都听得什么去打开,那些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我向往花花草草、猫猫狗狗、情情爱爱,林夕黄伟文对于我来说已经太拧巴了。昨晚发了一个很舒畅的梦,一个很香的人亲了我一下,在草地上,在阳光下。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我知道没什么能比这一刻。
之前在想人到一定年纪综合开始捯饬花草树木鱼塘到底是流行趋势还是啥,我想现在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只是每天都有人到了为自己人生做出重要决定的时刻,而这些决定往往就是回到自然,回到一切还没有变得艰深和需要重大意义的时候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