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非典型的旅行文学作品,它的书名可能很容易让人误解——不像传统的游记作品《失落的卫星》《中亚行纪》或者《沿坟墓而行》,以作者的旅行路线为叙事脉络,记录沿途探访的风土民俗以及人情事物。作者伊桑巴德·威尔金森在2006年至2009年的期间,担任《每日电讯报》驻巴基斯坦记者,走访了巴基斯坦多个地区,以文字形式记录了自己的见闻。这也导致了全书的见闻记录不能按时间线来划分,也不能以明确的旅行路线脉络来串联,而是碎片化的按地点进行聚拢编为同一章节。这样的叙事方式也许会让初读者感到一头雾水。
然而,“我们人类是带着一些“背景书”(backgroundbooks)来云游和探索这个世界的”。细细探究,这种碎片化的叙事确是本书的有趣之处。作者伊桑巴德·威尔金森的外祖母成长于印度次大陆,又与来自拉合尔的“贝古姆”结为至交,巴基斯坦这个万里之外的地方成为了他童年故事的主角,异域他乡却魂牵梦绕乡愁所在。大学毕业后,作者因肾衰竭病危住院,直到获得肾脏移植才得以幸存。南亚传统宗教的神秘主义,对于那些死亡线逃脱的人来说,也许代表着某种从病痛肉体解脱的精神圣地。两者合而为一,作者的视角脱离了西方旅行文学中对第三世界国家常见的俯瞰、鄙夷的局限。在他的笔下,巴基斯坦既是混乱、又是生机勃勃;既是粗野、也是宽容、平和。那种碎片化的叙事、线索混杂的记录,以及苏菲式的神秘主义,与他所讲述的巴基斯坦,反而巧妙地吻合在一起,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多病的作者之躯可能也是这个故事的最好隐喻。那颗移植的肾脏最终还是没能坚持工作。现实中的苏菲派传统正在遭遇另一种文化的侵入,看似悠久的文化遗产可能很快就要被暴力或摧毁。作者笔下的最后记录,边境地区的圣墓已经被炸药摧毁、狂欢的人群已经被驱散、年轻人逐渐投入极端阵营、广受尊崇的圣徒现在也只能窝在家中逆来顺受。2009年,他终因身体问题不得不返回英国治疗,巴基斯坦与他的故事告一段落。
总体而言,封面上的点评十分准确——“洋溢着对巴基斯坦及其人民的爱和了解,这正是写好游记的先决条件”。这本书确实如此。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