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个有趣的现象,常常有父子、兄弟在文坛上并驾齐驱而闻名,其中文学成就蕞高者莫过于眉州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苏洵深刻丰富,苏轼豪迈乐观,苏辙沉稳弘毅。一门三苏惊天下,同列“唐宋八大家”,他们是如何从故乡眉山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
读完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他们的成就不是偶然,他们的背后是深厚的家风传承。
苏家祖辈乐善好施,苏轼的祖父苏序是一个仁者,他胸襟开阔,是个天生的乐天派。从这个角度来说,苏轼最像祖父。
三字经云: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十八岁落榜后,便开始长达十余年的在外游历,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好在妻子程氏勤俭持家,照顾长辈,抚养幼儿,默默等待并支持丈夫的志向。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程夫人是苏轼和苏辙小时候真正意义上的启蒙老师,她的勇气与智慧,仁爱与坚韧,为苏轼与苏辙创造了一个温暖而美好的童年,也将善良的人格与包容的品德种子撒播在其心灵。
三十七岁的苏洵依旧名落孙山,他做出了此生第二个重要决定,焚稿立志,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当他放下功名之心,苦读五六年,读边经史子集,直到胸中文思泉涌,不得不发始成文。
于是对苏轼和苏辙而言,他们拥有了一位思想深刻且教学严格的思想家父亲。
母亲的温度,父亲的深度。苏洵教育他们要为思想而创作,要体现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他将早年游历的见闻,与历代史学典籍结合,探讨国计民生、历史经验与教训,开启了少年们理性与思辩的钥匙。
三苏除了文学成就外,他们身上的独特的人格魅力,时隔千年我们仍能被深深折服。
当我们茫踌躇,沮丧徘徊时,读一读三苏吧,它会带来哲思与指引,还有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