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理解和改变世界》将信息学、计算机科学上升到了信息哲学的高度,让我们高屋建瓴地观察不断变化的现实之中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复杂关系。所以,这本书也可以认为是计算机领域内的哲学之书,建立在信息论之上的人工智能研究之书。
关于不同学科知识领域的研究方法,作者认为无论是什么学科,都遵循三个原则: 1. 建模:把现象用语言表示成一个模型。 2. 分层:对建模的现实,研究中要突出关键属性。 3. 模块化:通过分层分模块的方式,降低复杂度。其实这三个原则就是各行各业应用计算机实现的过程:建模,设字段,模块化(高内聚,低耦合)。
作者探讨了人工智能的愿景问题,指出目前提出的各种愿景存在描绘目的过于崇高或花哨,而掩盖了可能隐藏的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建议科研项目的领导者具备卓越的个人品质。
在《理解和改变世界》中,作者独创性地将物理现象与计算过程揉合在一起,以一种比较简明的阐述方式将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联系起来。如果还是停留在十几年前的离散数学或者基于算术的计算机模型思路上,那么就很难理解如今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思想。现如今已有许多有趣的自然计算机、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出现,他们将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主角。
从意识的范畴进一步探讨,则是将哲学研究如心理学相关问题,也放入了科学分析的领域。人类使用的自然语言是离散的,人的心智或者说思维如何这是正在研究中的课题。事实上,作者也尽量将这些人工智能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关于人类心智的哲学问题摆出来,一一进行探讨和分析。这些问题与信息科学相结合,存在许多动态的、复杂的、认知的、伦理的等等问题,而这些也是整个人类体系与计算机信息科学体系相融合的难点之处。这些关于人类价值取向的问题并没有合适的答案,所以,智能之路也必然会百花齐放。
将信息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相结合,并将之上升到人类哲学的高度,有点复杂也有难,但是作者在《理解和改变世界》提供了许多问题在认知上思考,这也许能启发计算理论、信息科学研发者们关于人工智能的进一步思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