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才翻开的,不抱有任何自我诊疗的目的。我不认为这本书能对我有多大的帮助,因为“情感忽视”对我而言似乎是很遥远的事情。看得越多越能知会我的幸运,有什么好指摘的呢,原生家庭带给我的是无忧无虑到甚至没有叛逆期的童年,怎么可能会给我带来创伤呢。
“我也不明白我这种讨好型人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原生家庭以及所有的成长环境照理来说都很幸福美满,模板画左上角点个太阳的漂漂亮亮。怎么就养成了这种缺爱自卑到极致的性格,那么一丁点小挫折和天生的敏感吗,真的蛮好笑的。当然现在是好多了,但当年那个拧巴的小孩也不是没存在过。”——2021.2.8
我一直试图给过去的抑郁及持续的自卑归因,始终找不到明确源头,只能说是我个人敏感过分。没有想到可以在这本完全不抱期待的书里找到出口。
高敏感的儿童,四溢的情绪无人理解无人共情,于是向内啃食情感的源头,为情绪的“过度反应”感到羞耻,为了符合社会的标准,压抑自己真正的感受。哪怕能在一具“正常人”的躯壳中成长、自立,内心也始终是留有缺口的。
我很小的时候就从家人的反应中感知到我的“不正常”,所以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敢对我的内心坦白,当然也就与真诚背道而驰。我需要“正常”,所以我习惯于观察、揣摩他人,我总是在模仿、迎合、伪装。也因此,我十分容易被他人影响,痴迷于宏大的有力的概念,哪怕那并非我的本意,哪怕我隐隐知道那不对劲,但我可以从那样的坚定中收获安全感的满足。
原来是这样的。原来我的拧巴、我的倒错并不是基因的疾病。
我从其他理论中、四面八方的爱中艰难地学会了“爱自己”,从包容多元解构虚无开始,倒转而来把爱辐射到了我自己。我知道了我不该去怪罪我自己。
于是源头变得更加模糊,变成我极少触碰的禁忌,因为一旦细想,就会演变成自厌自弃的恶性循环,或者是一句虚无缥缈的“运气不好”。在不被昭彰的潜台词中,“我”仍然是有错的,因为我仍然要学会“与自己和解”。
为什么呢如果问不出来,就始终都有重蹈覆辙的隐患。
原来是这样,原来我也曾经历过情感忽视。被点破这一点的我,终于可以毫无阻滞地拥抱过去的自己和内心的小孩,不再有任何负担、有任何隐瞒地告诉她,你没有错。
推荐给大家,情绪没有对错。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