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以一万年前到一千年前之间的历史时期为叙事材料,旨在回答造成当今世界不平衡发展的原因。在重新运用已有的考古资料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将这些证据拼在一起。
写这篇读后感时,我正在阅读翦商。它也是对史前文明的研究,同样以重新叙事考古证据为基础。有了这本书的阅读基础,让我在阅读翦商时减轻了不少痛苦。这使我意识到,阅读严肃的历史研究类书籍是有一定门槛的。
庆幸我艰难地读完了这本书。说实话,读完后我几乎没有记住什么内容,而且阅读过程有些痛苦。一方面容易走神,另一方面嫌作者太啰嗦,反复讲同样的事情让我失去了耐心。然而,在阅读到四分之三左右的时候我突然有所领悟。这本书的叙事逻辑在无形中帮助我建立了一个框架,对今后阅读同类型的书籍非常有帮助。尽管我记不清贾雷德拿来论证结论的证据细节,但意外地发现贾雷德一直按照驯化食物的主线进行表达。
贾雷德提出了近因和终极因,以解答世界不平等发展的问题。标题中的枪炮、钢铁、病菌都是近因,而食物的驯化则是终极因。举例来说,贾雷德研究了农业发源地并试图还原其传播路径,他认为食物的驯化从欧亚大陆开始,并向非洲、美洲传播。由于地形的限制,农业文明的传播速度有所不同。
食物被驯化后,人类开始驯化哺乳动物,帮助我们完成一些工作。与此同时,病菌也进入了人类社会,这些病菌是哺乳动物携带的,而动物群体已经对其免疫,而人类尚未免疫。贾雷德还举例说明,由于人类的迁徙活动,也将病菌带到了新大陆。
总的来说,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驯化各种工具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一些意想不到的阻碍,成为不平衡发展的近因。这些阻碍归根结底是地理位置的原因,一些研究者试图避开地理因素,探讨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平衡,并试图纠正和改变这种不平衡局面。然而,完全归因于地理因素是不负责任的。因此,我在阅读到的几本探讨不平衡问题的书籍中,作者意图不太突出地理因素的重要性。
从悲观的角度来看,站在现代人的视角,各大洲的命运似乎被锁定在某个位置上,几千年的进化历程并没有缩小不平衡。但从乐观的角度看,站在原始人的视角,因为地理因素的阻隔,原始部落能够继续繁衍生息,这或许也算是一件好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