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既是民族志又是文学游记,每一次读我都感受到不同的情感。
首先是作者的写作背景,自1939年从巴西返回巴黎以来,作者一直处于失意的状态,包括战争时局与犹太人身份的困扰,与第一任妻子的分手,以及重返巴黎后的平庸教职工作。在这期间,他还经历了与第二任妻子离婚、与第三任妻子结婚,并照顾患病年老的父亲。尽管他曾想要写一本幻想作品,但他认为自己只是在进行拙劣模仿后放弃了。然而,这本书本身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尤其在描述景观时,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作者的敏感和深思。因此,这本书是在作者人生中一段忧郁时光里完成的。
其次是作者在学术工作中的忧郁。不管是在理论课堂上还是实际的田野调查中,作者都用幽默讽刺的语言描述他在学术工作中的困扰。为了进行实际调研,他深入巴西腹地,历经艰辛的旅途与偶然的奇遇。在这一过程中,他面对热带恶劣天气、原始的交通工具和食物饮用水的短缺,还经历了连续几周的迷路和兜兜转转。他直言不讳地说,探险只是人类学者工作过程中的障碍之一,会使他们失去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有效工作时间。此外,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善良悲悯。例如,在卡都卫欧印第安人部落中,他经常假装给妇女拍照并付钱,尽管实际上并不需要这么多重复的影像资料。作者觉得这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去理解这些行为如何嵌入传统制度的架构。
最后是作者的哲思。尽管译文或许不够精致,但我们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诗意和惆怅。不论是对沿途景观的描写还是与印第安人相遇的场景,作者都会结构化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这种思想上的忧郁在最后几章尤为凸显,除了对欧洲文明和三教精神的感悟外,作者还真诚地邀请我们:对着美丽的石头沉思片刻,闻闻水仙花的香味,或者只是静静地凝视对方,就像一个人与一只猫对望。这些话让我联想到了“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因为在生活中,我关心论文、担心前途的同时也在乎生命中美好的瞬间。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