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送快递#全书回忆了作者从在校实习以来几乎所有的工作经历,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本书的文字朴实亲切、通俗易懂,给人感觉就是舒服,读起来不费劲。也许是纪实类的作品、也许是作者来自所谓的“社会底层”的原因,但我觉得这值得很多“作家”去学习,好的作品首先是能让人看懂。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作者打工不太顺利的原因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作者认证的打工经历就有19次之多,平均一份工作也就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最少的也就两个月(文印店),最长的不过两年多(服装店)。稍微有点职场经历的人肯定觉得作者的工作很不稳定,且这些工作的岗位除了创业经历外,都是基层岗位,收入普遍不高,没攒下多少积蓄。就普通打工者而言,作者恐怕也是混得不能说好的那种。
原因我分析有以下几点。
1.学历所限,起点不高。这点不用赘述,作者后来读夜大,估计也是考虑到想通过提升学历找个好工作。但这不是主要原因。
2.性格内向,准确地说不愿意也不擅长与人交流。这是影响作者职业的最重要原因,没有之一。因为这一点,他特别不适合销售类的岗位,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一点一直体现在后来送快递的工作中。也因为这一点,导致了作者偏向讨好型人格,没有目的的被动式社交。这使得作者在职场中失去了很多机会,只能默默无闻地做着不太出彩的工作。同时,这种性格让作者本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比如开网店、做熟食店等工作都是通过熟人的建议而做出的选择,虽然有自己的理由。不过作者的这种性格也给别人不争不抢的印象,受到很多老板的喜欢,以至于后面几次离职时,老板或者主管都因为失去了容易管理的好员工而很不高兴。
3.认知水平局限。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地归咎于父母也没有很多见识,对他几乎没有任何帮助,也没有多少经验来分享,导致了作者不懂得争取自己的利益,也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的利益,经常马后炮,事后诸葛亮。比如开网店的过程中,不在每一次进货时去确认采购价格;又如不懂得老板给自己上社保是多么重要,还因为担心同事的敌意而主动放弃;再如应聘快递员体检时,被医院的护士骗至少晚了一天才拿到体检报告等等。
二、作者的优点没有一个人身上都是缺点,我们其实能从对工作经历的回忆中观察到作者的很多闪光点,列举一二:
1.随时做笔记。作者在写作中,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随时把想法、感悟记录下来。这样的随笔积累,造就了作者比普通人较深厚的文字功底,很值得我去学习。
2.做生活的有心人性格偏内向的人,往往比较敏感,也往往擅长计算。比如作者在快递员经历中就提到了时间成本和必要产出,这一点是很多人想不到的。精打细算越来越成为每个人在职场精进的必要技能,如果作者的性格再好一点,运气再多一点,相信他的职场生涯会更好。
三、感动的瞬间其实作者以写符合很多相似性格的人的特点:“不会说但是能写”,可喜的是,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欢乐和感动,在书中描写的他读到伍尔夫《皮尔金顿夫人的回忆录》读后感的内容时,相信大家都能感同身受。
四、金句我认为书中有很多作者对生活真实深切的感悟,值得我们去认真体会,有些甚至可以当作人生格言,下面仅列举部分
1.我发现当一个人表现得无私时,别人回报他的往往不是友善,而是加倍的贪婪。
2.每个人都会以己度人,你永远无法让一个不真诚的人相信你的真诚。反之,你根本没必要像一个真诚的人证明你的真诚。
3.或许零食是在物质富裕后增生的欲望,或是在生存压力下的精神排解。
五、作者打工时间表即便本书在讲述工作经历的线条比较清晰,但由于不是纯流水账式结构,同时也处于“强迫症”的原因,梳理了作者的打工时间表,每一份工作的细节上均按照“时长(含起止年月)-->工作地点-->主要工作职责-->收入情况-->工作特色”的顺序简单归纳,放在第三张图片中,供大家参考。
最后总结:我给此书打五颗星(满分)。抛开文字,体会作者的真实经历,此书讲出了像他一样的众多打工人的无奈、矛盾、失望和困惑,确实在平时很少能看到这样的文字。作者在书中结尾部分也点出自己的人生追求:“其实我想说的自由,是一种建立在高度发展的自我意识上的个人追求和自我实现,是一个人真正区别于另一个人的精神内容。”感谢作者,希望作者能找到自己的那份自由,祝未来安好!文中有一句话也是支撑作者的精神动力之一,同样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