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之前的学业(美术史系)和工作经历(故宫书画组、金石组),与博士论文完美契合,奠定学术地位的鼎鼎大名如雷贯耳。巫鸿教授跨学科性研究的迹象在最早的这部作品就已显现。
我阅读图像、视觉方面的书不多,重文字甚过图片。近几年开始看一些绘画的感受是无论西方古典还是中国古代绘画,除却第一“直观”的美之外,绘画、图像背后都有隐喻,区别在于中国的图像背后关于ZZ的隐喻要多一点,西方古典绘画好像讲述神话故事多一点,但不同时期画家所绘神话故事或宗教故事也会指向ZZ与文化+个人思想的表达。
那这样就可以理解为历史、文化、思想叙述真的能独立出来吗绘画、雕刻、碑文图像等图像又真的能独立拎出来形成自己的一个系统吗文献系统与图像系统各自都有自身的讲述方式,或说都有自身的学术规范和逻辑要求。
“人的判断很难做到不偏不倚,每个人只能看到其目力所及之处”不过,“个体的研究集腋成裘,为进一步的探讨打下越来越厚的基础”。第二章研究回顾的开篇特别打动我。平时历史方面的阅读占比较多,习惯了某种历史时间顺序的讲述方式。
金石学是巫鸿教授工作经历中的一环,巫鸿教授比起他人胜在他能在故宫看很多实物,个人觉得受过金石学训练的学者比玩文字游戏从理论到理论的强很多,实地观察—历史文献及图像资料整理研究—考古学比较。国内考古学的历史并不长(这句话里的“考古学”是以西方学术标准所建的考古学)。宋代以降金石学才从传统史学中发展为专门的学文。“金”,“石”的区别在于前者收藏器物,后者的兴趣则在于保存铭文拓本。甚至可以说在我们的传统学术中金石学家更“专注于铭文的书法而非画像的风格”。“清代学者之工作目标是为了将新的考古发现纳入到那无所不包的儒学框架中去”,历史上经常发生类似的阶段,讲谈社中国史里讲中国上古神话没有系统,但有个明显的趋势是往“五”这个数字套,可能是后人编纂时为了符合当时的五行学说。书中受命符也提到汉代“五圣王”,董仲舒“二阶段循环(文质交替)”,“五阶段循环(金木水火土)”。先有个“五”的框架,然后拿资料去套这个框架,去论证这个“五”的循环。而某个阶段的方式似乎和清代学者同出一辙,所有学科都可以纳入Marx,大学期间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我的灾难性记忆,任何诗歌都会加上类似劳动、价值、等等相关的思Z常用词,完全没了诗歌的美感…为了克服阴影,今年我才鼓起勇气真正去读《资本论》第一卷。
当然,这也不是我们的特例,毕竟现代医学诞生之前古希腊医学的四大体液说也占据了很长时间“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失衡。哲学—科学没明显分开之前,有很多著作也如此。一个概念,总有与之争锋相对的概念。于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游戏越来越多。
巫鸿教授对武梁祠的论证,用导言的话“是重新探讨”,对武梁祠石刻图像内容进行“图像志”层次上的研究,对图像重新进行识读和解释,进而进入到“考察武梁祠石刻与汉代思想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即进入到考察围绕武梁祠整个图像程序而展开的思想观念”。所以,论证结果不是那么重要,以后自然会有其它方法再阐释。论证过程中引用材料的方式和解读方式对我这位读者来说很重要。靠夯实的材料推理本身保障了论证的有效性。
杂七杂八不成熟、凌乱的写了一些感受。尹吉男教授的这套丛书对我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读了他的《知识生成的图像史》,再回看他主编的这套丛书所选的书目。更能理解他源何要用“becoming”来描述知识生成的动态过程。跨学科交流很重要,特别是人文类学科。巫鸿老师和丛书主编都受过金石学-考古学的学术训练,倒是挺巧合的。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AI辅助下的图像识别,只要学术共享的图片越多,图像系统的研究应该会加速的吧…打通文献系统和图像系统的隔阂,最终文史哲图像思想又回到不分家的原初。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