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给我一种“空”的感觉,不是空洞而是放空,就像川端康成的《雪国》一样。它在空间中留下大段的留白,没有声音的干扰,是全方位的“空”。
读到堀江敏幸的《河岸忘日抄》,我再次有了这样的感觉。故事背景是一个在异国生活的人,内容只是他的日常生活、遇到的人和他的想法。很难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就像普通人琐碎的生活一样,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有故事。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如此:有人时交流,无人时自己做事或者胡思乱想。
然而现在很多人不敢给自己的生活留白,总是要用各种事情填满它:网络、社交、游戏、工作、学习等等。好像“无所事事即庸人”一样。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了几年前一个网络上流行的问题:如果给你一亿元,条件是只能带着一本书,在一个山洞里生活一年,你愿意吗?很多人曾经说过,只要有网络,待在一个地方一辈子都没问题。
然而那三年的封闭生活实际上让一些人开始怀疑自己。我们也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的端倪:人们逐渐失去了“独自安静”的能力,我们需要资讯、信息、交流、活动起来,我们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浪费生命。活动起来,即使做着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事情,也要让自己忙碌起来,这样的生活更有意义。
或许不少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我也是其中之一。我无法与自己和解,无法让自己安心休息,我一直在奔波、忙碌、学习更多的技能,觉得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忙碌等于有意义,这是社会给予我的压力,也是我给自己树立的幻境。
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了冥想的视频。视频中的人教我如何安静自己的心灵,如何将注意力从头部慢慢移到脚部,让我的精神感受到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从头到脖子、手臂、躯干、腿部、脚趾……这样的安静让我
日本文学给我一种“空”的感觉,不是空洞而是放空,就像川端康成的《雪国》一样。它在空间中留下大段的留白,没有声音的干扰,是全方位的“空”。
读到堀江敏幸的第57届读卖文学奖获奖作品《河岸忘日抄》,我再次有了这样的感觉。故事背景是一个在异国生活的人,内容只是他的日常生活、遇到的人和他的想法。很难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就像普通人琐碎的生活一样,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有故事。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如此:有人时交流,无人时自己做事或者胡思乱想。
然而现在很多人不敢给自己的生活留白,总是要用各种事情填满它:网络、社交、游戏、工作、学习等等。好像“无所事事即庸人”一样。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了几年前一个网络上流行的问题:如果给你一亿元,条件是只能带着一本书,在一个山洞里生活一年,你愿意吗?很多人曾经说过,只要有网络,待在一个地方一辈子都没问题。
然而那三年的封闭生活实际上让一些人开始怀疑自己。我们也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的端倪:人们逐渐失去了“独自安静”的能力,我们需要资讯、信息、交流、活动起来,我们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浪费生命。活动起来,即使做着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事情,也要让自己忙碌起来,这样的生活更有意义。
或许不少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我也是其中之一。我无法与自己和解,无法让自己安心休息,我一直在奔波、忙碌、学习更多的技能,觉得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忙碌等于有意义,这是社会给予我的压力,也是我给自己树立的幻境。
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了冥想的视频。视频中的人教我如何安静自己的心灵,如何将注意力从头部慢慢移到脚部,让我的精神感受到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从头到脖子、手臂、躯干、腿部、脚趾……这样的安静让我重新感受到自己的心跳、精神的放松,还有因为自己对自己的压榨而隐隐作痛的身体。
就像《河岸忘日抄》中的人一样,他离开城市来到了船上。河水静静流动,但他停了下来,在这个不停运转的世界中感受自己的情绪、思维欲望、真实和正确。
最近网络上流行的两个人的分类称呼是“i人”和“e人”,即内向人和外向人。《河岸忘日抄》所描绘的生活是内向人喜欢的样子。在一个推崇“走出去”的价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