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宝木笑
1929年,法国难度最大的考试——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成绩揭晓,一个带着深度近视镜的小伙子考了第一,而第二名是一位英气逼人、家境优渥的姑娘。这两个人很快相识,然后相爱,虽终生未婚,却相伴一生……那小伙子就是后来的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而那姑娘便是一直在“二十世纪最伟大女性”评选中排名靠前的,法国最著名的女权主义领袖波伏娃。那一年,萨特二十四岁,西蒙娜二十一岁。
很多年来,人们一直都说如果王小波没有英年早逝,也许我们也会诞生自己的萨特和波伏娃。当然,这更多的是人们对小波早逝的无限惋惜,也是对李银河老师自身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成就的由衷敬意。是的,无论萨特和波伏娃,还是王小波和李银河,他们的关系都是非常契合李银河老师一直强调的伴侣标准的,也是其新书《我的爱情观》中最重要的三个问题的答案:
“什么是好的婚姻——势均力敌才是最好的婚姻。就是男女平等、人格平等、经济平等,精神上和物质上全都平等。什么是健康的亲密关系——只有保持独立,才能找到一个尊重女性并与你人格平等的男人。自我独立重要吗——有了完整的自我,你才可能去爱另一个人或是被另一个人爱。”
比起之前的作品,《我的爱情观》更像是一位长者给儿孙辈的留言——从年龄上讲李银河老师是当得起这个长辈的。师从费孝通先生的李银河,其实是偏社会学的学术研究的。也可以说,李银河老师并非是研究恋爱和爱情观的,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学,更细化的研究科目是性学,而她的田野调查则前期偏重国人的两性关系,后期开始侧重女性生存状况,最后才开始为读者讲述婚恋方面的事情。
正因此,《我的爱情观》是很实用的,尤其适合年轻人拿来看看。毕竟这背后有李银河老师数十年对婚恋关系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不但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更是看过很多人间离合后的中肯之语。有的时候,人的成长需要“贵人”,而这个“贵人”也许就是一本书,甚至一句话。当我们情窦初开,或者初涉婚姻,一切刚刚开始,一切都未发生,我们遇到一句话,也许真的能够受用一辈子,甚至改变和拯救我们的人生。而《我的爱情观》这种问答式的写作模式,指向性非常明确,也许更加适合这样一个启发式的角色。
可贵的是,李银河老师虽然有时观点非常犀利,但一直以来她给小朋友们的书确实都是平易近人的,好读且切中要害。她自己经历过人生和爱情的巨大波折,在她一辈子的田野调查中,她访问和深入过无数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广大女性朋友的最真实生活,很多话貌似在讲道理,实质上都是有感而发。比如,她谈到男女恋爱的时候提到的“什么样的人不能选什么样的人不能嫁如何破除女性要兼顾职场与家庭的困局女性遭遇家暴该如何处理”等等。
最近,佟丽娅主演的《我经过风暴》很热,片子取材上百起真实的家暴案件,海报上那句“如有雷同,不是巧合”触目惊心。翻着李银河老师的《我的爱情观》,看着她在书中对相关问题给出的答案,想起当年她在田野调查中也曾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