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处在信息碎片化极度膨胀的时代。每个想在一个专业有所突破的人,还是要静下心来研读一下经典,才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认知。
例如我也知道对经济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去系统的理解经济这个庞然大物,当然啃一些入门专著是必不可少的,但实话实说,总是六根未净、功败垂成。我的经济学水平徘徊在市井平头百姓的高谈阔论的认知内。
这两天,偶然得到一本书《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在和三、五知己边读、边侃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渐入佳境的感觉。
下面我把这本书给大家简单的推介一下,并且解释一下为什么认为是一本一群人合伙读的书。
这本书的主要作者是保罗·海恩,是美国芝加哥大学伦理学与社会学博士、华盛顿大学经济系教授。专业研究领域为经济学史和经济系统伦理学批评。终生致力于改变僵化刻板的经济学教学方式。
海恩仅在华盛顿大学就教过15000名学生,学者评价他在25年间对美国经济学教学的贡献首屈一指。
不错,这是一本教材,其每一章的传统格式是正文、简要回顾、供讨论的问题。
我认为书中供讨论的问题部分是学以致用、学后思辨的进阶部分。每个人读完,悟道不同,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同,大家茶余饭后可倾谈、可激辩,然后有所得。
本书的内容共16章节,从第一章——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引入,到比较优势、供给需求的概念、外部效应和权力冲突、收入的分配等各类经济概念的阐述,最后到经济表现和现实中的政策、全球化与经济增长的现实层面反思。
可谓从经济的起源到现在的包罗万象。从个体的决策到国家层面的经济政策,从层层嵌套的各种理论到各种经济现象的五彩缤纷,可谓是经纬交织、环环相扣。
最后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读者开始以经济学家的方式思考。我相信,一旦读者走上了这条道路,就再也不会停下脚步了。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令人上瘾。只要深入理解经济学思维的某些原理,并将其转化为你自己的思维方式,就会发现使用这些思维方法的机会到处都是。
读者会注意到,关于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说出或写下的大部分内容中既有真知灼见,也有胡言谬论。就会开始突破框框,以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是一种稀缺的、强大的、能带来成就感的思维技能。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