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闺塾师》之后意犹未尽,尤其对其中关于三妇和《牡丹亭》的故事难以忘怀。找了牡丹亭相关内容,还在图书馆发现了《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这本书。
这次读了这本评论,让我有些理解了当年《牡丹亭》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使无数女性为之痴狂。以下完全是未经考证的个人观点:
1.杜丽娘的原生家庭是那个时代的顶配。她是高官家独生女,父母都非常宠爱她。可能有人要说,明明她父亲很保守啊。我读了《闺塾师》之后才意识到那个年代能识字的女性非常少,且更推崇学习一些女性行为规范的读物。但是杜丽娘接受了和男子无异的教育。从原文中也能看出,她的父亲虽然严格且自负,但是却用心地请了老师给她上课,很难说没有宠爱的成分。
2.三妇以及其他那些与《牡丹亭》痴迷的同时代女性,并不是盲目恋爱。那个时候的婚姻都是由父母包办,结婚前都没有见过新郎,所以像杜丽娘这样完全由自己主导,找到如意郎君的故事实在是惊世骇俗。
3.杜丽娘死于时代限制,生于自我觉醒。前面说了,我觉得她的家庭背景非常好,她的父亲表现出的压迫完全遵循了社会规范,比如一切以招婿为目标培养女儿,再比如限制女子只能呆在内院。女子无法掌控自己的婚姻,甚至连自家后花园都没见过,这不是只能看到春花才会伤春吗?杜丽娘的魂魄其实就是她的自我意识。所以,在复生之前,她是最自由的。但是复生之后,她又再次被束缚在社会礼制中。我甚至觉得,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并不是真正的幸福结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