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到叶嘉莹的《迦陵谈诗》,再到骆玉明的《古诗词课》,我一直在寻找古诗词魅力的答案。这部书似乎给了我一个答案:古诗词将语言用最美、最极致的方式刻画人类更古不变的爱恨。
你可以在人生得意时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你可以在酒酣耳热之际回想“象箸击折歌未休,玉山未倒非风流”;你可以在知交失意时耳语“青眼高歌惧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这些心灵上的震撼时刻,是每一个中文语境中的人所独享的特权,让我们置身其中,与伟大的灵魂一起探讨生命中的无常,焦虑,消亡,和迷惘。
正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一句千古名句,通过这样的题问,古诗词将普适的场景转化为对人类情感的审视,使人类心灵的共鸣在历史和时空中相互产生,并相互联结起来。
但细究下来,我们如何能感同身受呢?比如,李后主写的是亡国之悲,而我们这些没有亡国之痛的人,该怎样感受到其中的悲哀呢?答案是:语言。古诗词的才华在于它们能够填平时间和历史上的沟壑,把人类复杂的情感转化为简练的语言,使它们的本质在人们心中产生共识,从而连接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例如,同为亡国之君的赵佶和李后主,写出的却迥异。赵佶写的是琼林玉殿、朝喧弦管,而李后主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却是把握人类共同经历的情感。在古诗词的语境中,无论你是否经历过琼林玉殿和朝喧弦管,这些皆只是个体的悲伤,它们不能与普遍的、人类的情感统一。但是,“春花秋月何时了”本身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场景,所有人都经历过它,因此它能够与人类共情,引起经久不衰的共鸣。
再如曹操的《短歌行》,表达的不再是个体的悲欢,而是一种人类命运的无奈和紧迫——“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它与每一个伟大的灵魂的最后对话,都是关于时间的对话。美好的志向未能得到充分实现,人生就像朝露一样短暂。人类的生命,就是两个完全相等虚空之间的火花,瞬间就会消亡。这是无数伟大灵魂感受到的消亡的紧迫原因。
因此,这些古诗词将我们连接起来,将我们与众多伟大灵魂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一起叩问无常,消亡与迷惘,并汲取其中的智慧和力量,去追究自己的人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