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就在去年这个时间,曾经读过一本《杨绛传》。书是资深传记作家罗银胜写的,写得很平实,却能娓娓道来,婉如以一种特别的视角在观看一个人的一生。那时分明觉得,传记写到了这个份上,难道还能写得更好吗?今天读到了夏葳版的《杨绛传》,觉得也非常好,好到了读起来不觉得是在读书,分明是在“看”,和罗银胜的《杨绛传》有得一拼。说不出哪本更胜一筹,就用“各有千秋”这个评价吧。
钱锺书当然有名,但杨绛的名气却不必来自于但杨绛却甘愿隐身于钱锺书之后,为他做了大量的书稿笔记整理工作。她觉得这个更为重要,因为她是他“最贤的妻”。
家庭的富足,那是一种无法选择的幸运。但杨绛一生的路,却是她自己走出来的,而且走得从容、优雅,是一条很不寻常的路。大好的年轻时光,1943年至1950年间,她创作了剧作《称心如意》《弄真成假》《游戏人间》《风絮》,出版了译作《1939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以及由英译本转译的西班牙名著《小癞子》;改革开放启动之年,杨绛已是六旬老人,她翻译、创作的“第二春”却更显辉煌:1978年出版了《堂吉诃德》中译本,1981年出版了散文集《干校六记》,1987年出版了散文集《将饮茶》,1988年出版了长篇小说《洗澡》,2003年出版了散文集《我们仨》,2007年出版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去世的两年前,也就是2014年,杨绛还出版了中篇小说《洗澡之后》。活到老、学到老,已属大不易;杨绛则“更上一层楼”,她是活到老、写到老,而且高产高质。
《杨绛传:一袭优雅独芳华》的“序”中,评价杨绛是一个“这样的女人”:“她聪明贤惠、伶俐过人,对生活总有十分的热情;她通达明快、不急不急,对人世又保持三分冷静。”这样的评价无疑是一个非常客观非常精准的评价。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杨绛“不是花团锦簇的那个,也是不是温婉多情的那个”,但却有“她的清高和平实”,也有她的“精致和巧妙”。这样的一个杨绛,其实已经非常紧密地和钱锺书联系得紧密而又紧密,这是她自己的幸运,又何尝不是这个时代的幸运之一呢。
每个人的一生到底会划出怎样的一道人生轨迹,有着各种各样的必然与偶然,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因素在其中都会发挥程度不等的作用。杨绛的一生,“年轻时好学上进。青年时热爱工作,中年时直面命运,老年时扼住悲痛”,确实是在用自己的一生在书写和诠释着什么才叫非比寻常。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