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制度史成为中国历史研究的核心。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诞生了“老三篇”,即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五十年代,制度史研究的“新三家”出现,即邓小南“活的制度史”、侯旭东“日常政治史”,阎步克“制度史观”。新、老的区别,尤在于后者以“文书”为核心材料,强调运行、过程、关系,而此种取向的研究,以本书,即吴宗国先生主编的《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为枢纽。
在宏观上,盛唐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承上启下,承上即家国分离的线索,延续钱穆、严耕望的传统,启下即官僚体系的奠定,继承王亚南等人的脉络。三省、三省体制、宰相制度(第一、二、三、四、五章)是为前者,六部独立、使职、中书门下是为后者(第三章第五节、六、七章),文书胥吏的研究有贯通感。
在中观上,盛唐制度的研究,重在梳理渊源与组织。渊源的辨析,则以陈寅恪为对话点,在陈氏三源的基础上,重新强调出北周对于隋朝制度的影响(第一、三、四章);组织的梳理,则以《唐六典》为核心,梳理正史百官志、通典职官、以及出土文书的联系与变迁。
在微观上,(第一章)讨论三省体制的建立,强调隋朝以北周六官体系为基础,继承南北制度;从新三省制度的缺陷,来论证大业三年门下省的调整,和三省制度的最后成立;(第二章)谈论宰相制度的变化,以尚书省长官的衰落为线索,强调隋朝为唐朝“知政事制度”奠定的基础,以及人事对于政治的影响,抉择出贞观二十三年、永淳元年、神龙元年等关键性时间点。最后一节,论述唐代宰相人事的调整与国策的改变;此后三章,分论三省的渊源和组织,讲尚书省,但并未关注到尚书长官在武德贞观时的领袖地位;讲门下省,未关注到魏征的独特作用;讲中书省,以中书舍人为核心。可以看到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动,三省内部的组织体系的权力分配,以及都在不断的调整之中;(第六章)讲使职,重点关注了后期使职的渊源,即节度使的军镇渊源,以及财政巡院体系的劝农判官渊源;(第七章)论述姚崇和张说领导下,中书门下体制的建立;(第八章)简明而通贯;(第九章)略无聊。
上元元年(674),武后上“建言十二事”;永淳元年(682),郭正一等以侍郎平章事,科举进士群体的崛起与掌权,带来了唐朝内外决策的极大变化。裴炎将政事堂前往中书省后,中书令逐步杜掌大权,经李昭德、姚崇、张说等对中书省内部与整体官僚体系的调整,至李林甫、杨国忠而集权到极致,余波延续至元载、刘晏、杨炎、卢杞而不绝,至宪宗则中枢体制调整,牛李党争、南衙北司激起,而权相绝。
随着科举进士的崛起,唐朝的外交策略转为守势,仪凤(676-)以后,军镇,节度使逐一而起。在中央集权的背景下,边疆也成为集权的次中心,西北-中央-东北鼎足而立,中书令兼财政使职继起的四贵,与节度使兼地方边州成为权力斗争的核心漩涡,西方,朔方-神策的更迭;东方,安史之乱、智兴之乱、建中之乱、泽潞之战,无不因此而起。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