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手绘自然笔记,也是一本回忆录式的乡村生活纪实。
盐地碱蓬、蒙古猪毛菜、截萼枸杞、苦豆子……这些听来陌生的植物,配上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字说明,好像它们也曾长在我的记忆中一般亲切。
文章主体部分是秀英奶奶讲述她的身边人、身边事。确切说,大部分是过去的事,带有建国初期鲜明的时代特点。这部分记忆,对我们这代人而言,没亲身经历,只能间接获得。老人家拉家常似的叙述方式,偶尔蹦出来的方言,阅读时仿若在侧。
有多久没听过长辈讲古早事了努力想了想,这个体验在生活里消失已久。世上的果子许许多多,有多少值得铭记世上的人熙熙攘攘,有多少影响过我们,还常常想起
村里有个叫莲花的姑娘,16岁就上吊死了。她是个挺好的姑娘,长得好,绵绵善善的,不爱多说话,不管是谁说甚了,她就笑一笑,从来不跟人顶嘴。她好嗓子会唱歌,被选到公社里唱“心中的太阳红艳艳”。她怎么死的呢传言说,因为衣服晾晒在了人多的地方被哥哥训斥后上吊寻了短。
秋婶是童养媳,14岁就嫁了人。养了四个男娃,两个女娃,生活特别困难。搞大生产时,她性格懦弱,经常被刁难欺负,记不了多少工分,基本口粮都分不回来。等到包产到户时,地分给了儿子们。打下粮食去要,媳妇们就和她吵架。那年她割玉米杆喂羊,背太多摔了一跤,死了。
秦锁是村子里最赖的一个人,吃、喝、嫖、赌,哪样也少不了他,没有他不做的事,还当了一辈子的大小队干部,他想干甚就干甚,他要想干的事,千方百计要达到目的。秦锁心眼也不好,村里谁要过得好,他眼红;谁要过得不好,他笑话;谁要得罪了他,走的坐的害谁。最后,在他外甥家事宴上喝酒喝死了。
“后套河神”王同春、患难之交的知青朋友,家里的亲人们,村里的五保户、金石匠,路遇的骗子们……中国农民的生活缩影,一个家族的群像展示。“秦秀英用自然笔记、农事笔记和社会生活笔记讲述天地万物,也讲述自己、讲述世事人生。”未加雕饰的语言,朴实无华里藏着喜怒哀乐。
这些形形色色的人们,很多已经故去。他们曾经在这个世界出现过,就像世上的果子那样,与大自然搏斗,与生活搏斗,一场接着一场,从无到有再到无。如果不被提及,无人记录,谁会知道他(它)们曾经存在过默而生,默而去,世间众生最普遍的状态啊。
秀英奶奶,网名“好学婆婆”,1947年生于内蒙古河套平原,祖辈当年从山西走西口迁入内蒙古。念过一年半的小学,65岁《胡麻的天空——一位母亲的“自然笔记”心灵史》。
这本《世上的果子,世上的人》更偏重于乡土人情。这些故事很难用简单的几个词形容。不能说感动,很多时候觉得疼。这世界他们来过,受过巨大的创痛,却始终像泥土融于泥土一样寂寂无声。书中,儿子、儿媳还分别讲述了秀英奶奶日常和成书背景,内容丰富厚重,字里行间充满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一边读,脑海里忍不住浮现出很多久违的人、久违的情境。想起裹小脚的奶奶走路的样子。每次去看她,她总要用木棍儿挑下挂在房梁上的篮子,篮子里是平日积攒的核桃、栗子、瓜子啊这些。想起外婆坐在村口的古槐树下,盼望我们到来的情形,知道我们爱吃爆米花,她总是备了各种各样的:圆圆的、长长的、卷卷的……偶尔想起爷爷的长胡须,吃饭前他总是要认真地捋一捋。想起外公带我们练毛笔字,急于求成的我,硬是在他要求下一道横练了一年多。上次回去,舅舅又整理出一批他留下的古籍给我装在了包里。
这世上有千千万万的果子,千千万万的人,我们在我们中走过,亦歌亦悲。晚风吹啊吹,眼泪不知不觉落了下来。所有的经历和记忆,都已长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那些人们我再也没见过,那些人们从未离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