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集》卷三里有一首诗,记录了苏轼与兄弟初次分别的情景。在登高回首的时候,他们之间已被山坡隔开,只能看到乌帽一闪而过。苏轼因为寒冷而惦记着兄弟衣裘单薄,他独自骑着瘦马踏上了残月。他们明白人生必须有离别,但却为时光的飘忽而忧愁。在寒灯相对之中,记忆着过去的岁月,夜雨何时能再次听到萧瑟的声音。(《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这本书生动地描述了送别的细节,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那一幕,感受到兄长对弟弟的真挚情感,即使跨越了千年。在卷四十一中,也有一首诗记录了他们最后一次相聚。经历了多年的宦海浮沉,他们都已经年过六旬,身处贬谪之中,即将面临再一次的离别。苏轼在《和陶止酒》的小序中提到,他生病时,弟弟整夜都没有闭眠。因为他们一起诵读渊明的诗歌,弟弟劝他戒酒。这个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了弟弟对兄长的关心。苏辙是苏轼最忠实的追随者。苏轼就像天上的谪仙,留下一串潇洒的足迹后归去了。苏辙则经历了十二年的痛苦和孤独。这就是我在读《苏轼十讲》时了解到的二苏之间深厚的情谊,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道。
这本书两年前就在我的待读书单里,直到读研究生并确定了研究宋代文学的方向后,我才有意识地选择了苏轼扎实的文献资料和深厚的学术功底,深入地展现了苏轼的一生经历,从他进入仕途,到乌台诗案,再到庐山访学,政治纷争,一直到他的人生终点。书中还涉及了相关的贬谪文化,苏轼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其中讨论文学相关的话题最为熟悉和易懂,如唱和诗的公共性,诗史观等。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填补了我对苏轼整个人生经历的空白。因此,在我心中,他已不再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平面符号,而是一个形象鲜活的人。正如开头所提到的,他对亲情表达着真挚的感情,对地方治理具备明确的才能,对挫折有着超越的包容心态。
王安石和苏轼是我各自欣赏的文学家。书中提到王安石,他的追求不是名利,而是全面改变这个世界。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深吸引着我。他强调思想导向的统一,这是基于政治家视角的合情主张。这也是与以多元化为特征的苏轼产生冲突的原因。然而多年后,这两个退出政治中心的人在金陵相遇。我感受到这种场面非常传奇,两个政敌在某个领域存在意见分歧,或者在某个阶段有矛盾,但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化敌为友,客观地欣赏对方的优点。北宋党争的复杂起起伏伏实在太戏剧化了。就像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江湖就会有矛盾冲突一样。新党和旧党不断激烈斗争,而内部也存在分裂。如果自己置身其中,尤其是苏轼这样的人,想必会感到心酸和困苦:我的想法和主张不被政敌接受,甚至连同僚也不认同。我无法做我想做的事情,还要为我不认同的信念服务,甚至长期受到迫害。因此,我更能深刻地体会苏轼派遭受的压迫和困难。随着党争的复杂和不可预测,苏轼的人生曲折多变,因为被贬谪或外放,他的足迹遍布了祖国的各个角落。他以广博的胸怀,包容的心态和豁达的性情,视四海为家,为自己提供了积极的价值情感。他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走过了这么多地方,但只提到了几个被贬谪的地方。这不是在纪念挫折,而是纪念那个战胜挫折、超越苦难的自我。在逆境中保持自我肯定,是苏轼传授给后世的一种重要人生智慧。
除了对苏轼的了解,这本书还让我对北宋政治生态有了基本了解。除了党争状态,我开始对乌台诗案章节中提到的宋代的法制和制度有了了解,从法律人才的选拔到制度建设的公正和合理。宋代出现了不止一位具备政治能力的太后。以前我只注意到了唐代女皇背景下女性的政治意识和参政手段,但宋代的女性政治家却被我忽略掉了。她们在政治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又有哪些困境呢,这都是我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比如太皇太后支持哲宗,在旧党大臣的教养下成长,但之后当皇帝掌权后又转向了新党。这似乎与明代的一些历史情况相似,其中的原因和皇家教育方面也很有意思。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