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读散文。可能是上学时候留下的后遗症,那时候老师总是要求,为了考试时候作文可以的高分,一定要提高阅读量,尤其要多读散文,并体会“形散而神不散”的核心,并把技巧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但每每读散文,我总是迷失在形散中继而走神。老天保佑,幸好高考时候赶上了议论文,最终才不至于太惨。
踏上社会之后,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我突然意识到我的读书喜好,从科技科普、经济学社会学,逐渐扩展到了历史学、民俗学。我似乎有点能理解为什么很多科学家物理学家到了暮年转而关注神学,比如牛顿。我猜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穷尽一生去努力理解的世界却发现最终依然一团迷雾的时候,与其去对外探索,不如对内寻找。人生的目标也从“要到哪里去”转到了“我从哪里来”,也就是“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
很多人对民俗学有不恰当的认知,认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过去的陋习旧俗都是糟粕,要舍弃才能前行。但我认为,“我”之所以是“我”,是因为有了过去数代人的点滴沉淀才造就了当下的“我”。从历史,从民俗中去找当下“我”的影子,是了解自己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在读了很多书之后,我慢慢体会到,与科技类、经济类文章不同,能把散文写得很好的人,必然对生活有着细致观察。他们可以将自己的人生阅历、感悟揉进文字让他人共情。而这对我这种不善于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来说无疑有莫大助益。我可以藉由他们的感悟去回想自己经历的人生。很多可能被早已遗忘的小事也能慢慢凝聚成点滴回忆,带我重温或开心或兴奋的时光。
钟叔河老先生的这本随笔集《今夜谁家月最圆》就是这样一本能勾起我很多回忆的小书。我最喜欢其中他关于母亲、妻子、故友等的短篇。尽管老爷子总说文字难以将人内心的悲伤与感情表达出万一,但在我却觉得那些能感受到但写不出来的惆怅与欢欣被用文字的形式固定在了纸上。
看书时候,我总想起早几年前一部当时比较火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我对剧中的陈晓、孙俪、何润东这些男女主角印象深刻,但我最喜欢的人物反而是吴聘的父亲吴蔚文。那种对家族的责任,对儿女的慈爱,充斥着根植于中国五年前文化基因中的中国式的亲子感情。外国人绝对很难理解,即便是国人在为人子时大概也很难体会吧。而书中随笔的几篇文像是把思念和中式爱凝练成了几行文字,读下来像能置身其中。
我觉得年轻人不适合读这本书。因为如果无法平静下来,或没有失去过,真的很难体会到随笔中的钟叔河对亲人对朋友的感情。如果无法共情,这本书就对读者没有意义。在他看来,只是些文字的碎片,而且是他人的故事,与自己又何干呢。
但如果你能读下来这本书,或许晚上推开窗看着天上的月亮,也会不自觉地吟诵出那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