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书翻译非常有趣。英文原版书名为"The Chinese Typewriter: A History",直译为“中文打字机:一段历史”。但实际上,本书银色背面用橙亮色显示的中文标题是“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翻译者想告诉读者,本书的主角不是机器,而是中文,一个在对立和限制环境中发展改变的历史。
一般写历史的人喜欢以政治、战争、经济、文化等大历史事件或人物入手。但是本书的主角是“语言”,还定位在“中文书写”,并通过“打字机”这个技术工具来展开,期望作者能够深度挖掘并提供新的见解。
为了吸引读者,作者在开头并没有暴跳如雷地谈论技术,而是用一个比较贴近中国民众的例子来引出观点: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规定主办方有权按照主办国语言的字母顺序组织开幕式的入场顺序。但事实上,中文中并没有“字母”。北京奥运会就是根据每个国名的汉字笔画数来定的。这让作者想到了“语言帝国主义”,但警醒读者,这里不涉及某种特定语言的支配性或霸权地位。
中文与虚意(像字母文字和音节文字)的对立性也在本书中被深入探讨。中文作为实意文字数量虽少,却覆盖广袤地域和漫长历史,这与其他虚意文字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的语言形成鲜明对比。某些字母和音节文字比其他文字更符合现代性,因此中文被定义为是低级的,长时间以来,中文都是社会是达尔文主义首先的批判对象。
文中引用了许多中国历史的成就,都是在没有字母的情况下取得的。如果废除中文,那么这些成就将怎样延续下去?
作者通过对现代化的理解,认为对中文的创新和改造可以让它在当前字母霸权的时代下蓬勃发展。延续性和非延续性并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可以平衡的。中国人在古老民族中就有一种平衡之术,自己重新定义自己的方式可能比被外部定义限制更好。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