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自然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温暖的世界。在这里,没有人类对动物的大肆捕杀,没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对生命的敬畏和崇拜。
在这本《荒野的回声》中,以80后的自然保护者韦晔的观察视角,回顾了13年间在各地30多处荒野中与野生生物的近距离接触。用上百幅摄影作品中,还原了一个生态系统最原始的模样。通过韦晔的足迹路线,可以看出生态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人们如何从生态破坏者转变成为生态保护者的角色转变过程。也可以看出现如今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怎样严峻的形势。
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生物。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繁殖基地中十分慵懒,然而,在野外的大熊猫却充满了野性,警惕性十足。在秦岭考察期间,作者曾经有幸和野生大熊猫在不到十米的距离对面而坐,连鼻息声都清晰可闻。邂逅野生大熊猫,让作者对人工繁育饲养大熊猫充满了抵触。为了某种利益而设立的熊猫繁育产业,注定会失去大熊猫的原始野性,对大熊猫保护工作非常不利。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高耸的雪山拥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在这里有着世界罕见的猫科动物——雪豹。在昂赛中国大猫谷中的考察中,韦晔发现了许多珍惜的野生动物,有高原兔、白马鸡、岩羊、藏鹀等动物,也有奇特的水母雪兔子等独有植物。但是几经挫折,才最终见到了神出鬼没的雪豹。蓬松的毛发,长长的尾巴,一副慵懒的模样,观察到雪豹让人们喜极而泣,感受到这来自于藏区精灵的魔力。
长江中生存着一种罕见的亚洲江豚——白鱀豚。这种4000万年前便已经存在的古老动物现在已经失去了踪迹。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际自然保护区,还未发挥作用便失去了白鱀豚的踪迹。目前白鱀豚已经被认定为功能性灭绝,不得不感叹其命运的悲惨。如今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长江这条母亲河的生态系统已经严重衰退,必须要将生态保护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
本书是韦晔多年的考察拍摄记录。通过这些照片和文字,感受到的却是生命的脆弱和生态系统的崩溃。这些精灵般的生物,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逐渐消失。然而,人们还未意识到自己问题的严重性。生态保护工作不仅是在保护这些濒危生物,也是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进而保护人类的明天。中国在近些年的生态保护工作正在逐渐重视起来,尽管仍然存在一些方式上的问题,但相比以前掠夺资源式的发展政策已经大有改观。
感谢作者的不懈努力,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充满野性的生态系统的原貌。更深刻的意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严峻和紧迫。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