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篇,做个简短的评价。
首先开篇介绍我是个“吉普赛人”,一个流浪的吉他手,对此文中解释原因有两个:“这里是个传统的地方,游客们不喜欢太现代的东西。”和“我既不是意大利人,也不是威尼斯人。”先不说后面一个原因,把第一个原因拿出来,游客们真的不喜欢太现代的东西吗?难道他们喜欢的是古典音乐?
故事到这里又发生改变,“我”是这样描述的:“会让游客们受不了的是你演奏太多古典的东西,这些乐器演奏版的著名咏叹调。得了,这里是圣马可,游客们不想听最新的流行音乐。”这段听上去自相矛盾,受不了古典,又不想听流行音乐,但最后作者给了我们答案,原来他们并不是有多么高雅的品味,他们只是想听自己认得的东西,比如:“朱莉·安德鲁斯的老歌,或者某个著名电影的主题曲。”
这跟后文加纳德先生跟我谈到表演的秘诀时说的话是相呼应的,他跟我说:“密尔沃基,密尔沃基。密尔沃基有上好的猪排。这就行了,当你走上台时心里就想着这个。不用说出来让观众知道,你唱歌的时候心里知道就行。你面前的这些人吃上好的猪排。他们对猪排非常讲究。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这样观众就成了你知道的人了,成了你可以为之演出的人。”
尽管人们喜欢的是猪排,但他们对猪排十分讲究,这是不是在讽刺某些人呢,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或许是事实,从加纳德口中说出来,更添上几分悲情色彩。
因为加纳德是个过气歌手,所以他想要重返歌坛就得学习当下流行的风气,所有这个年纪重返歌坛的人都再婚过,都换过年轻妻子,只有这样才能“你说你是从波兰来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吧。”,“我的朋友,你是从波兰来的,所以你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说到这里加德纳先生微微冷笑了一下。“可怜的迪诺。我想他的唱片没有流传到共产主义国家。”他又叹了一口气。“你怎么可能明白呢,朋友,从那样的国家来的。”
面对这种观点,主角,也就是“我”的回答也很有趣,同样重复了多次:都过去了。”我笑笑,耸了耸肩。“如今我们是个自由的国家了。一个民主的国家。”“加德纳先生,”我说,“我的祖国现在是自由的民族了。”我想了想,轻声说:“没有,加德纳先生。她始终没能再婚。她没能活着看见我们国家的变化。”
这里两个人的看法似乎是一致的,加德纳对波兰或者某种制度带有很深的偏见,在他眼中波兰就是落后愚昧的代名词,而“我”似乎想要竭力撇清波兰与之的联系,不断强调我们的国家变好了,变得民主自由了。
但真的是表面上说的那样吗?不,结合整篇故事看,谈及自由民主,只是为了从两方面引出对自由民主的质疑。
一方面是爱情,加纳德先生的爱情观是以利益至上,包括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嫁给他也只不过是因为他更红火,他更有前途,一切都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
在这,作者举了另一个例子,我的母亲的例子,这似乎是两种爱情观的碰撞,我的母亲永远无法把事情、悲伤抛到脑后,她不会为了钱而结婚,不会想着年轻,结一次、两次、三次的婚,她身上似乎有着某种自由民主社会里已经消失的品质,这种品质反而是被加纳德们唾弃的,一种落后的品质。
另一方面,是关于自由民主的社会盛行种族主义这件事,我对作者不了解,不过在知道作者是个日裔英国人之后,差不多明白他想表达的东西了,文中有个角色,维托里奥。“我”非常讨厌他,原因是他是个种族主义者。“当着我的面表现一副友好的样子,可是在背后说些难听的话。”这句话可能不仅限于形容维托里奥,甚至在加纳德和他妻子的某些对话中也能瞥见一二,或许加纳德也是这样的人,不由让人疑惑,为什么宣称自由民主的社会居然有着种族主义这种落后的习性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