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以一种二手和粗浅的方式,了解了西方哲学史。在此之前,我一直深信,其后我将精读的第一位哲学家,会是亚里士多德。最终,居然是柏格森和维特根斯坦。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及他的duration绵延理论迷住了我。确切地说,是赫拉克利特、奥古斯丁、柏格森等人,我甚至把他们编制为“时间流动流派”。他们把自由意志与时间流动拧成双螺旋,以此表达对世界、宇宙、生命的哲思。
第六感告诉我,绵延理论离我从事的数字艺术事业的哲学根基很近很近。
了解到柏格森精通科学与技术,以及美学与艺术。他的哲学著作《创新进化论》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找来他的几部代表著作深读。无奈,它们无一例外,都翻译得晦涩,包括商务印书馆的版本。实在读不下去。又不可能专门去学法语以读他的原著。终于明白为何他在中国如此小众。
于是,“逃”向了维特根斯坦。他用亲历的一生,践行了自己的哲学认知。两部巅峰哲学著作《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分别完成于一战和二战后,有趣的是,后者完全颠覆和重构了前者。他对语言与认知论关系的解读,赢得后世的人工智能AI领域对他的尊崇与传承。
终于读完了这本传记,据说它是公认的关于维特根斯坦生平的最好版本。它翔实地白描了他的一生。以及,经由这一生,他的哲学理念如何形成、演变、转化、应用。而这个过程,正是他一生的意义。这种互照,似乎也呼应了他后期的“语言游戏说”核心观点,“词语的意义在于它在语言中的用法”。
“凡可说者,皆可说清。不可说者,只能沉默。”
“告诉他们,我幸福地度过了我的一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