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史铁生是初中,人教版语文课本上那篇《秋天的怀念》。当时正处于一个看天看地看谁都不顺眼的狂妄阶段,对文章里描绘的情感只觉得矫情——但“史铁生”这个名字却自此印在了我的脑子里。我喜欢它的结构,喜欢它念起来像是有摔不破嚼不烂的一股韧劲。
等到多年后静下心来重读史铁生的文章,了解他的生平,才知道我当时冥冥之中的确是窥见了他的一部分人生。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写:“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二十一岁,对于任何一段人生而言都年轻得近乎残忍;二十一岁的史铁生却双腿瘫痪,余生都需要在轮椅上度日。由于病痛缠身,他全部的人生并不长——五十九年,也许对于一个双腿瘫痪的尿毒症患者而言算是长寿——所以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谈及生死的次数更为频繁。
中国人的文化向来是忌谈“死”字,连俗套的综艺节目里出现的“笑死”都要给它打上双引号,好像多看一眼那个字,它的笔画就会化成匕首扎进自己的胸膛。
但史铁生不同——在最初的几次求死之后,他似乎终于与之达成了和解。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自己常常在地坛的园子中坐上一整天,摇着轮椅,思考着生与死的事。最终他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逐渐认识到,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悠长假期,它是已知的,因此不必感到害怕;我们所未知的就只有这个假期什么时候到来,但这种未知是丰富且充实的,因此我们也不会被它吓倒——我们需要做的就只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在《我与地坛》中,除了生死,史铁生还谈到“母爱”——在他的作品中多次出现母亲的形象,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与初中时读的《秋天的怀念》里浓烈的悲伤和悔恨之情不同,《我与地坛》中描绘的母爱显得更加恬淡、更加悠扬,像是一个人临近暮年,回想起多年前吃的一块桂花糕时仍会唇齿留甘。文章中没有太多哭诉或是对不公的命运的痛恨,更多的是平淡如水的回忆——回忆母亲当时对自己的理解,回忆自己所不曾在意的那些母亲经历的痛苦。史铁生写道:“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多么精准的描述,假若没有切身体会过那种悔恨,是写不出这样平静又锐利的文字的。
大约是高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