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决定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乃至工作都是经济运行的其中一环。想要了解经济学却不容易,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也并非适合现在的时代。
如果有一本通俗易懂的书籍,能将经济学中所有理论知识梳理一遍,那可是众多读者的福音。《经济学底层逻辑》就是这样一本书,或者说是字典。
作者王东京是经济学家,他想用这一本书为大家普及经济学的知识,让这个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真正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中。
全书有23章内容,分成四大篇章,包括经典领读、原理解析,质疑反思、以史为鉴。先从经济学原理入手,让大家对经济学的基础观概念有所了解。随后从基础观念开始拓展至经济学原理。当我们了解这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之后,就需要思考它们是否真正能适用于现实世界。“以史为鉴”中有不少经济学的例子来说明它是怎么影响我们的生活。
读经典 经济学的经典著作有不少,但显然没有那个时间去细读每一本。
本书的第一篇用了五章的内容去讲解这些经典著作。从古典学派到制度学派,再到新古典派,将他们各自对经济学的理解一一剖析。
当然因为内容众多,书里也不可能详尽地讲解每一部分,但至少把重点部分提炼出来。
比如第1章可以总结为下面三段话: 《国富论》主要是关于价值交换,工资利润和地租是所有交换价值的来源。 李嘉图认为交换价值来源于稀缺性和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量。同时他也认为货币价值和货币数量相关,但他无法解答货币价值和商品价值之间的变化关系,因为在他的价值理论中价值是不变的。 马克思的《资本论》直接说劳动力决定了价值。无论资本家如何投资扩大生产,工人阶级仍是被剥削的底层,这个平衡最终会被取代。
经济学的分析角度 光知道概念原理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知道如何应用。本书第5章提供了经济学的分析角度。
巴斯夏提出要看到那些无法看见的结果,即机会成本,也就是在做出一个选择之后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最高收益。决策者不仅要关注结果,还要考虑那些看不见的结果。
克拉克认为经济应该分为基本经济规律、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
静态经济学是指在某一时刻,经济内部各要素相对稳定。而动态经济学则包括人口、资本、生产方法、产业组织形式以及消费者欲望的变化。
克拉克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是边际生产力定律。最后一个工人的边际生产力决定了所有工人的工资,其他工人的生产力都不会超过最后一个工人。
卢卡斯提出了理性预期假设,否定了人的情绪波动对经济市场的影响。他认为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理性明智的经济人,他们可以掌握所有信息并作出最佳判断。
卢卡斯强调人的预期会抵消国家干预的影响。
科斯发现了交易费用的存在,除了生产成本外,企业在订立合同时还需付出其他费用,如时间和沟通成本。
冯诺依曼的博弈论提出了囚徒困境,即以自身最大利益为出发点,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要破解囚徒困境,需要不断进行博弈,直到达成合作。
经济增长与发展 所有经济学家都致力于解决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问题,并根据所见所闻和时代发展对此进行理论构建。
对于国家贫困问题,罗森斯坦-罗丹认为只有全面发展才能摆脱贫困陷阱,其中包括大规模的投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方面。
他强调经济存在三个不可分性,即基础设施、储蓄和需求的不可分割性。
然而,赫尔希曼认为应从不平衡发展走向平衡发展,这才是发展中国家的战略。
因为发展中国家缺乏资本和人力资本,所以只有集中利用有限的资本和人力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谁是对的很难说,因为每个国家的资源和情况都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条件采取相应对应策。
结语 打开《经济学底层逻辑》,会被它的厚度吓到,像一本字典。但翻开之后发现它如此厚实是有原因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